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一带一路”由此升级为国家战略,构成了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战略新格局和周边外交战略新框架,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发生了实质性变化。
国家领导人全方位外交强力推动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频繁出访,外交足迹踏遍五大洲,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和蔼可亲、亲诚惠容的中国,开创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尤其是进入年以来,外交战线风风火火,大国外交、周边外交、主场外交频频发力,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特别是“主场外交”硕果累累。年5月20日至21日,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在上海举办,习近平提出“亚洲新安全观”,成为上半年的中国“主场外交”的重要篇章;APEC又为下半年中国“主场外交”添上精彩一笔,会上新增余项合作倡议,“中国方案”广为各方接受。
年12月14日,李克强总理开启“一带一路之旅”,对哈萨克斯坦进行正式访问并举行中哈总理第二次定期会晤,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出席在塞尔维亚举行的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并对塞尔维亚进行正式访问,赴泰国出席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五次领导人会议,既有亚洲邻国也有欧洲伙伴,既有双边也有多边,而推动“一带一路”实质性进展是此行的关键词。
据不完全统计,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两人共出访11次,70天的行程遍布26国,其中先后两次出访俄罗斯和德国。此外,作为数场国际会议的主场外交东道主,二人在国内会见多位来访的国家及地区领导人。
与此同时,关于“一带一路”战略的顶层设计——发展规划正在加紧制定,行将出台,势必成为中国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在年11月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上,习近平强调,要做好“一带一路”总体布局,尽早确定今后几年的时间表、路线图,要有早期收获计划和领域。据《上海证券报》年1月13日消息,“一带一路”规划已经获批,即将正式出台,总投资达1.6万亿美元。
从提出战略构想到出台发展规划,标志着这一宏伟蓝图正得到高效推进,必将引爆沿线沿路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劲驱动力。
国际社会广泛响应积极参与合作项目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范围包括亚欧26国,基本囊括古代丝绸之路所达范围。如果两相比较,在汉、唐尤其是元代丝路极盛时期,其所达范围大致不外如此,但可以肯定的是,新丝路的辐射范围和影响力必将远远超越古丝路,甚至可以说是全球化的。而“一带一路”沿线,囊括了近60个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
“一带一路”的最大特点是开放性和包容性,与亚太命运共同体、新型大国关系、国际义利观、亚洲新安全观等一系列中国理念和中国倡议一样,它一经提出就广泛获得世界积极回响。“一带一路”与俄罗斯的“跨欧亚发展带”有效对接,与中亚五国、俄罗斯的东向能源新干线,与印度新总统穆迪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印尼新总统提出的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上中心,与东南亚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与西亚、阿盟的经济振兴计划,乃至与中东欧16国摆脱债务危机、吸引中国投资的需求,都不谋而合,遥相呼应。“一带一路”可以促进欧亚经济一体化,共同建设欧亚大市场,共同引领来自亚太和欧洲的国家参与欧亚大陆经济整合的新格局,从而对当前世界经济版图产生重要影响,促进新的全球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形成。
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已有近60个国家表态支持,同时也获得东盟、欧盟、阿盟等多个国际组织的支持;另外,中国已与哈萨克斯坦、卡塔尔等多个国家签署合作备忘录。据凤凰网“寻路中国”工作室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包括俄罗斯、意大利、斯里兰卡在内的30个多家和地区的元首或首脑,已经明确回应“一带一路”。其中,白俄罗斯、马尔代夫等13个国家“积极评价”或表示“高度赞同”;埃及、乌克兰、斯里兰卡等11国表示“愿积极参与”;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等4个国家认为,有合作机遇并能获益;新加坡和韩国则表示“正在考虑,打算合作”。30国之中,除了澳大利亚和马耳他,其他28国元首或首脑对“一带一路”的表态,均发生于年内与国家主席习近平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访的会面中。
通过与近60个国家、40多亿人口建立广泛的沟通和协作机制,有助于中国获得外部资源,同时也可以帮助中国商品、资本和适用性技术的输出。据海关总署测算,年我国与“一带一路”地区的进出口总额达7万亿人民币,增长高达7%;一批重大项目已取得突破和早期收获。东南亚方向,有铁路、公路、港口、电网、油气管线等,如中缅铁路、公路、皎漂港及特区、西哈努克港及开发区、中老泰铁路、印尼港口及开发区、泰国罗勇工业区。中亚方向,有中吉乌铁路、中塔公路二期以及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D线。东北亚方向,则包括中俄东线、西线天然气管道。南亚方向,有中巴公路、核电厂、工业园区等。除此之外,在东部非洲、北非地区以及中东欧地区布置了一些项目,南太平洋地区正在考虑做一些规划。同时,“一带一路”将实现与中亚、西亚和俄罗斯的油气资源及战略通道合作,中国将加快与乌兹别克斯坦就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建设运营企业间协议的谈判,推进中哈原油管道改扩建工程建设。在其他能源项目方面,开工建设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争取年俄罗斯通过该线管道向中国供气;启动实施土库曼斯坦“复兴”气田开发项目,争取年完成产能建设;启动中俄亚马尔LNG合作项目,争取年投产;推进哈萨克斯坦卡尔恰加纳克天然气田开发、卡沙甘油田开发等。
在“一带一路”中,中国与东盟既是友好近邻又是重要的合作伙伴,东盟各国领导人赞赏中国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年双边贸易额增幅为8.3%,增速快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平均增幅,日益密切的经贸关系为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创造良好的条件。年东盟将面临“大考”:按计划年底将建成的东盟共同体还有超过10%的目标没有完成,剩余的一体化内容难度较高;东盟牵头的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年内将完成谈判。一方面要全力以赴实现自身共同体,又要牵头组建RCEP,难度确实较大。同时,缅甸、泰国、印尼等东盟内部国家也面临着政治、经济等一系列问题,将会分散东盟的注意力。这种情况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建设,对东盟共同体的建设和RCEP谈判具有积极的建设性意义。中国和东盟对打造升级版的自由贸易区已达成共识,而更大的开放市场、密切双方经济联系,也是“一带一路”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双方要通过产业合作升级,打造优势互补的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价值,与此同时,中国要扩大在东盟的投资,扩大进口商品的规模,促进双方互惠互利。
国内沿线各省区主动谋划踊跃接轨
“一带一路”也得到国内沿线沿路各省市区的积极响应,各地正积极谋划,踊跃接轨,全力推进。据凤凰网“寻路中国”工作室不完全统计,自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至今,已有27个省级行政区的70余位官员争先恐后地表示,将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并承担重要角色。其中,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重庆、云南、四川、山西、浙江、江苏、山东、湖北、福建、河南、贵州和西藏、广东、广西、海南等20个省级行政区,将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作为重点工作列入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这20个省区市经济规模之和,占全国比重达68.6%。一时之间,专家学者纷纷建言献策,政府频繁召开论坛、研讨会以寻找优势、寻求合作,并且其中的多数在北京高调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告自己在“一带”或“一路”上的显要位置,“桥头堡”、“黄金段”、“核心区”、“枢纽”、“自贸区”等概念漫天飞……甚至很多地方的定位彼此冲突,这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起点”的争夺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最初的交锋,发端于西安和洛阳,随后又扩大到重庆、郑州和连云港等地。年9月13日,西安市委书记魏民洲在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最先发声,表示“西安将争当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排头兵”。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也在当月的欧亚经济论坛上表示,要“把陕西打造成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头堡。”随后,郑州依托“郑(州)欧(洲)班列”,加入丝绸之路经济带起点争夺战。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表示:“虽然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位于西安和洛阳,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放在郑州最为合适”。这一表态后,郑州立刻成立了专门的“争取纳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战略领导小组”。而同样依托铁路、坐拥“渝新欧”铁路的重庆,也为自己加上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桥头堡的冠冕。其后,四川、内蒙古等地也相继表示,自己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或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
几乎同时,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争夺也硝烟弥漫。先是广东省在年年初率先提出,要“发挥海上丝绸之路的排头兵的作用”。汕头、广州、江门、东莞、惠州、深圳等地随后相继表态,要打造“海丝”枢纽。福建省紧随其后。年9月,福州、厦门、漳州、泉州的四位市长同台激辩谁是“海丝起点”,更为海上丝绸之路争夺战注入了强劲的“福建势能”。同样引人注目的,还有江苏的连云港市,提出“作为亚欧大陆桥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要把连云港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东方桥头堡”。甚至,乍看起来关系不大的江西省也宣称,自己是“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理由是“海上丝绸之路又被誉为海上陶瓷之路,景德镇的陶瓷是海上丝绸之路最大宗的商品”。放眼看去,“南起点”、“北起点”,“瓷起点”、“茶起点”,中国遍地都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而除了“一带一路”的“起点”和“桥头堡”,80%的表态地区在定位自身时,使用了枢纽、节点、支点、门户、通道、黄金段、核心区等词汇。
此外,“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和“空中丝绸之路”等概念也应运而生,成为了黑龙江、内蒙古等地着力打造的重中之重。
综合表态省市的定位与实际建设情况,位于西北五省的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过去的一年里取得最多进展。自封“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陕西,猛打文化、旅游、自贸区牌。年9月下旬召开的“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6月18日首发“长安号”丝绸之旅旅游专列和七处丝绸之路景点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消息,让陕西赚足国内外的眼球。此外,西安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由贸易园区(西安)核心区的高调动作,也一度成为第二波国内自贸区争夺战的热门之选。同时,西北地区第一个综合保税区——西安综合保税区和西安国际港务区内成为了陕西践行“新起点”的最佳佐证。
“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甘肃,发展的关键词是“向西”。过去的一年里,甘肃全力部署兰州新区、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中国丝绸之路博览会三大战略,着力推进兰新高铁等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以沿线节点城市为支撑,打造兰州等“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陆路进出口货物集散中心。同时,规划了新亚欧大陆桥国家列车编组站,计划开通兰州至中亚、俄罗斯、欧洲货运定期班列,增强货物运输、换装和通关能力。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宁夏,已经架设了“空中丝绸之路”和“互联网丝绸之路”,打造面向中东和穆斯林地区的门户枢纽,建设面向阿拉伯国家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目前,银川河东国际机场也被扩建,银川至迪拜的国际航线已开通,并与阿联酋签订了年迪拜世博会数据处理等信息业务协议。面向中东和穆斯林地区的门户枢纽,是宁夏的未来方向。
年同为“战略支点”的青海迈入高铁时代,格尔木至新疆库尔勒铁路全线开工建设和兰新高铁全线通车。“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及用品暨丝绸之路经济带绿色食品及用品展览会”和“中国(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暨丝绸之路经济带地毯展览会”证实,青海正积极开拓中亚、南亚、中东、俄罗斯市场,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年1-10月外贸进出口总额13.8亿美元,同比增长24.4%,增速高于全国20.6个百分点。
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已经启动亚欧交通枢纽、商贸物流、金融、文化科教和医疗服务“五大中心”规划编制工作,在年迎来了良好的开局,亚欧博览会举办、霍尔果斯县级市挂牌成立、兰新高铁全线贯通、乌鲁木齐新机场加快建设、“丝路产业”推动、高水平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物流中心建设、新疆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等等,让新疆人对建设五大中心信心满满。目前,新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建设正进入落地阶段。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对接“一带一路”规划的重大方针、政策即将出台,一些项目先行一步,如乌鲁木齐将申报亚欧经贸合作试验区,谋划建设综合保税区群,新疆南部首个综保区—喀什综合保税区顺利通过十部委联合验收,成为新疆第二个、南疆首个正式封关的综合保税区。
除了上述将“一带一路”战略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省市,最高官员同样表态的黑龙江、吉林、安徽、江西、内蒙古、湖南和澳门等7个省级行政区,也在“融入”上各出奇招。黑龙江、内蒙古分别提出“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和“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积极拉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关联似乎不大的安徽省主打“援疆”牌;澳门表示,要以旅游业对接海上丝绸之路;湖南省则凭借“长沙-杜伊斯堡”中欧班列跻身丝绸之路经济带枢纽,尽管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给其定位的逻辑匪夷所思——“长沙作为湖南的省会,担负着打造‘一带一部’核心增长极的历史重任。”
加速推进“一带一路”战略除了制定顶层设计外,就是着力打造新丝路“样板”项目。首选的加速推进“样板”项目,是中哈以及中巴之间签署的一系列合作协议达成的物流干线项目。中哈物流恰好贯通新疆霍尔果斯过境货物,一直途经丝绸之路沿线城市,最后经连云港面向日韩。“一带一路”规划将连云港确定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节点城市,连云港市出台了地方版“一带一路”方案,拟就了《关于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实施方案》,加快推进中哈物流二、三期规划建设,做成“一带一路”建成的“样板”工程。同时,为落实建设“一带一路”交汇点,江苏近期将召开沿海城市推进会,举全省之力打造连云港这一“一带一路”出海口。除了物流基建,能源互联互通将是“一带一路”另一重点打造的样板工程。新疆从年开始正式启动油改试点混改属地化。元旦期间,中国石油新疆销售分公司正式变更为中石油新疆销售有限公司,并在新疆乌鲁木齐注册成立,企业性质也从央企驻疆分公司改为自治区国资委监管的国企。此外,新疆作为进军中亚油气的能源基地正在加快推进,中哈油气开发合作已经步入快车道。
此外,在“十三五”前期规划中新疆至北京的高铁将全线贯通,届时乌鲁木齐至北京的时间将由现在的41个小时缩短为16个小时。同时,以郑州为交通枢纽,辐射重庆、广州、北京、徐州、合肥等地的“米”字形高铁网也将在“十三五”期间获得突破性进展。
各地积极谋划对接“一带一路”新丝路的热潮正在全国上下积极推进,一时间沿线沿路,风生水起。(作者系福建省著名青年文化学者)[泉州晚报]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丝路要讯第5期全文
治疗白癜风去哪最好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个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