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朝阳社区报到是年3月19日。”浏阳市科协机关支部党员曹剑章对这个日期记得格外清楚。从那天以后,在工作的八小时之外,他致力将社区打造成和谐文明科普示范社区。 小区原先没有物业公司,身为业委会主任的他带领几个委员,发动居民,对小区的环境、绿化进行了综合整治。利用周末时间,曹剑章买来油漆,在小区内划出停车位,有效缓解了停车无章造成的拥堵。 “楼道有灯不亮了,下水道堵了,有人出门忘记带钥匙了,有什么困难只要反映给业委会,他们都会第一时间帮忙去解决。”79岁的佘耀科在小区居住了数十年,感觉身边的环境变美了,更觉得大家人心齐了。 做好大家庭的“服务员”,曹剑章兢兢业业,同时也乐在其中。而像曹剑章这样的热心在职党员,浏阳市还有成千上万,他们积极响应“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在社区、街道都留下了美丽风采,将基层服务延伸到了城市的每个角落。 开展进社区活动以来,到社区报到的在职党员人数规模不断扩大,最多的一个社区要接收多名在职党员报到。为了便于组织和管理,浏阳市要求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党小组报到,党小组通过公示在职党员相片、单位及电话,促使他们在居住地亮明身份、接受监督。 如今在淳口镇高田村新屋党小组,宽敞明亮的活动室内,21名党员的照片整齐地张贴在墙上,下面还公布了岗位职责、联系电话。在浏阳,党员在居住地张贴照片、亮明身份,已经覆盖到了全部个党小组。 在亮身份的基础上,浏阳市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党小组“六有十竞赛”活动,全面推进党小组的规范化建设。 以此为导向,近年来浏阳市成功开展了“冬修农田水利”“关爱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等竞赛活动。同时,在浏阳日报开设竞赛活动专栏、在浏阳电视台制作《先锋行》专题节目,每年评选个先进党小组,并给予适当经费奖励,从而激活了基层党建工作的“神经末梢”,促进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构建。 新举措的实行,让党小组的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各方面协调配合更顺畅,为社区群众提供的服务和管理也更精准有效,更好地建设共同生活的家园。 4年多来,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达3.6万余人次,个人捐款余万元,走访慰问困难群众余人次。 与此同时,在浏阳,“党员微服务、群众大满意”活动的开展,使每位党员都有了为群众服务的舞台。 在党员微服务活动中,明确给予党员一定额度的公益金,党员可以采取个人提、多人联的方式,每年提出一个“微实事”项目。只要群众有困难,党员立马做实事。 “现在睡觉,再也不担心房子塌了。”洞阳镇龙洞村87岁老人邓玉寿住进新居后,逢人就说搭帮党的政策好。此前,老人独居土坯房里,房屋墙体开裂,一下雨便四处漏水。去年9月,当地党小组通过实施“微实事”项目,筹资1.5万元为老人修缮了房子。 党员微服务,群众大满意。在当地的党员邓启俊看来,“微实事”项目“帮群众解决了实际问题,还让自己找到了归属感和荣誉感”。 此外,浏阳市各单位结合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如沙市镇的“燃动沙市”、集里街道的黄帽子党员志愿服务、住保局的“阳光微行动”、疾控中心“健康大讲堂、教育五送进”等党员活动,形成了“有困难找党员,有时间做志愿者”的良好社会风尚。
开放的胸怀不拘一格选人才,干部在一线考核在今年4月的乡镇党委换届中,浏阳市公布了余名新进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其中有52名80后年轻干部,占到干部总数的四成多。年轻干部的选拔力度不断加大,近4年来,浏阳共引进青年党政人才名,提拔80后领导干部名。 “引导干部到一线作为,推动干部在一线锻炼、领导在一线指挥、问题在一线解决、能力在一线提升、绩效在一线考核。”实践中,浏阳选拔干部坚持看德才、凭实绩、重公认,突出基层一线导向。 年,浏阳公开选拔50名年轻后备干部,全部放到乡镇、园区、项目一线挂职锻炼,目前,已有25人被提拔到乡镇领导干部岗位上。在此次乡镇党委换届中,面向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书记、大学生村官等“三类人员”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53人,提拔重用的干部90%来自于乡镇基层,基本上都在乡镇使用,形成“从一线来,到一线去”的常态,得到了干部群众的认可。 好干部是选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浏阳在干部的“管”上突出有为有位。从年起,浏阳市委常委会每年拿出一天时间专题听取全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情况汇报,逐个分析研判班子情况,确定等次,形成干部调整共识。 浏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肖赛男认为,干部的选拔任用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事情,正是市委常委会集体听取考核考察情况,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共同讨论、集体研究,形成了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机制。 如此,一大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被选了出来。通过阳光下选人用人,“上的人”得到了公认,“下的人”也心服口服。据了解,近年来,浏阳对因工作推动不力导致绩效落后的14名党政主职及时进行调整,对经甄别考察存在明显问题的进行诫勉谈话,连续2年诫勉谈话的给予组织调整。 阳光选人,开放聚才。浏阳市积极探索构建具有浏阳特色的人才引进和选用模式,大力推进“人才活城”战略,重点实施“”人才引进工程,即从年初起,用5年时间公开招聘名党政人才和教育卫生类人才、名企业中高层管理人才、名企业专业技能人才,着力打造人才高地。 作为第二批“”人才引进工程受益者,常德小伙左宜政已在浏阳安居乐业。“从年工作至今,不仅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发挥了自己的专业才华,还得到了全方面锻炼学习。” 截至年底,浏阳已举办引才引智活动24场次,自主引进党政机关、教育、卫生类人才名(其中党政机关名、教育类名、卫生类名),引进企业中高层管理人才余名,专业技能人才余名。 除了全市性的“人才引进”工程,浏阳各市直单位、乡镇街道也积极制定相关政策进行人才引进和培育,全市上下都形成了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氛围。 今年浏阳市委经济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加快浏阳发展的第一资源,继续深入实施“”工程,突出抓好专业性、紧缺性人才引进,努力在更广范围、更多领域吸纳人才。实施对各类人才的“菜单式”、精准化教育培训,认真落实人才政策,不断优化人才服务,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不拘一格、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认真较真的考核和能上能下的机制促使干部担当负责、扎实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干事氛围;党群连心的情谊,催生出携手并肩发展县域经济的实在行动。四年来,浏阳市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四年稳居省、市前列;位列全国工业百强县(市)第15位、中部第1位;获得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奖、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荣誉。
开放的方式“最美党员”看海选,“两学一做”见实效从湖北监利来浏阳务工的曹昌东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评为浏阳的优秀共产党员。这一切缘于浏阳今年5月中旬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启动的寻找“最美身边共产党员”活动。
何为“最美党员”?“要求必须是理想信念坚定,对党绝对忠诚,自觉遵守党章,严格遵守党纪,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带头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正廉洁,品德高尚,受到党员群众广泛赞誉的典范。”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周文舜表示,活动的初衷是希望发现身边的党员榜样,传递榜样的力量,并以此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探索开放式评选模式成为了活动的一大亮点。湖北人在浏阳流动人口党支部书记曹昌东因此成为了被推荐对象。在得知此次评选活动后,社区党员梁清义第一个就推荐了曹昌东。今年56岁的曹昌东来到浏阳已有21个年头了,自年起,他担任湖北人在浏阳流动人口党支部的支部书记。
在浏阳的监利人有近两千人,大多从事废品收购等生意。筹措资金慰问困难老乡,组织外来育龄妇女参加免费健康体检,调解各类纠纷,只要是能够做到的,曹昌东都会竭尽全力。从4年前开始,老曹特地成立了一个卫生小组,负责所有监利人在浏阳的废品收购点的卫生状况检查,每月固定2至3次。刚开始,有人觉得他有点“多管闲事”。如今,不管是监利老乡还是浏阳本地人,大家都服这个热心执着的老曹。
6月底,通过招募寻访志愿者一线寻访、党员群众及党小组推荐、基层党(工)委考察、“浏阳党建” 对此,老曹很意外也很高兴。他说:“感觉自己真的是个浏阳人了,以后要继续为浏阳的发展贡献一点微薄的力量。” 曹昌东是多名获推荐党员中的一位。在“最美党员我来赞”环节中,曹昌东获得名群众点赞。 看似枯燥的党员评优活动何以如此反响热烈?答案在于:平台更开放,渠道更畅通,方式更接地气。 拍照片、录视频、写推荐语,分分钟搞定……浏阳市委组织部在“浏阳党建” 身边的“最美”,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开展夯实了基础,也提供了可供学习的典型。事实上,不论是寻美的过程,还是点赞的环节,确实都是党员接受教育、广大群众收获感动的过程。 “每天打开 实习生邓欣宜通讯员陈珍
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好北京治白癜风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