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将至,该喝啥酒?
很多人选择去
中华酱酒文化体验馆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国家,各朝各代酒文化演进史也是中华文化的碰撞、磨合与发展史。中华酱酒文化体验馆(以下简称中酱馆)立足文化营销,提出了“用文化联结酱粉,让酱酒香飘世界”的文化思考。董兵更是结合中酱馆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十大文化思考。他表示,要讲好十大文化,更要努力践行十大文化。只有这样,中酱馆才能根深叶茂,基业长青。
人物简介
董兵
贵州省政府命名的十大中国黔酒大师之一,是中华酱酒文化体验馆总馆长及贵州匠中匠酒业董事长,曾任贵州金沙酒业集团董事长。董兵致力耕耘中国酒业12年,拥有丰富的酒业管理经验及较高的市场运营水平,在酒业生产、品牌、营销、文化、团队等领域均拥有较高建树。
思考一:匠心文化
匠心文化的两个核心就是敬业敬畏,精益求精。何谓敬业精神?董兵说,国外白酒是机械酿造,中国酱酒纯手工匠心酿造,这就要求匠人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做到尽职尽责,细致性、复杂性、艰巨性都要充分把握。尤其是酱香型白酒,比其他白酒工艺更为复杂,更需要匠心酿造品质。他认为,匠人的要求极高,一定要有匠心、良心和孝心,要有敬畏精神,尊重老一辈留下的传统工艺古法酿造秘诀;精益求精提倡工匠精神除了严控工艺之外,也要有文化底蕴、有科学知识、要有奉献精神,甚至是牺牲精神,独具匠心,才会有酱香精华,这样才能够把匠心精神发扬好,把产品做好,把事业做好。
思考二:品质文化
品质是酱酒的核心,所以追求高品质的文化是中酱馆所倡导的核心文化。品质好的酱酒一定离不开微生物环境、酿造工艺、储存工艺、勾调工艺以及正宗原料这几大要素。
董兵介绍,在储存工艺上,酱酒比清香、浓香储存时间更长,酱香酒的基酒生产后,需要在陶坛中储存三年以上,陶坛存放过程中,坛外新鲜空气通过坛身进入酒体,大量醛类等有害物质通过坛身挥发。储存时间越长,酒体愈加老熟,品质更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
与浓香、清香酒相比,酱香型白酒的酿造时间更长,长达一年之久,高粱历经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的复杂过程,具有三高、三低、三多(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烤酒、低水分、低糖化率、低出酒率、工艺多、大曲用量多、粮食用量多)的特点。浓香型、清香型蒸馏酒的特点是:基酒度数很高,需要加水来降度。但酱香酒的度数范围在51-56度之间,不需要添加任何香精香料和水,完全是酒与酒之间的勾兑,这便是酱酒品质的高贵之处——自然纯洁无暇。
而好的酱酒在酿造原料的选材上也更是考究,例如,选用茅台镇特产的有机糯性高粱,当地俗称红缨子高粱。与东北及其他地区高粱不同的是,此高粱颗粒坚实、饱满、均匀、粒小皮厚,十分有利于酱酒工艺的多轮次翻炒,最终形成特殊的芳香化合物和多酚类物质等,散发着正宗、原生态的气息。
思考三:品味文化
“喝酱酒要品味,要讲究,要有文化。”董兵说,我们倡导小酌怡情的饮酒方式,即小杯喝酒、小口喝酒,更讲究、更有情趣。过去人们喜欢大碗喝酒,饮酒如牛,有酗酒之嫌,违背了喝酒的初心。此外,我们还倡导积极向上的饮酒氛围,即营造轻松、乐观的饮酒环境,不宜借酒浇愁,不可酗酒。我们希望营造一种高雅宜人的饮酒文化,即饮酒的环境要有文化、要有腔调。
经过董兵大量的研究,并结合自己十几年的工作生活实践,总结了酉字文化、诗词文化、和酒具文化等,让喝酒更有参与感,更有仪式感。
酉字文化是董兵和复旦大学的博士,一起对“酉”字在中华文化中的独特魅力进行的新解,酉字新解释是由16字组成,分为酒礼篇(酒、酌、配、酬)、酿酒篇(酿、酝、酵、酋)和饮酒篇(酣、醇、醺、醉、酩、酊、酗、醒),这让语言文字与酒相互碰撞,形成了璀璨的智慧结晶。
经过多年对酒文化的研究,董兵还开发出一套文化酒具,酒具赋予了酒独特的文化内涵,让饮酒更有品味、更有层次。
思考四:价值回归文化
古人云:“酒始于智者,后世循之,以之成礼,以之养老,以之成欢”。董兵认为应该以古人对酒的三大定位作为我们倡导的价值回归文化之一。
其中,以之成礼,即指喝酒是社交礼仪的工具,是待人接物的规范,是一种良好的心态,更是贵族风范的象征。以之养老,即倡导科学饮酒,弘扬养生理念。喝酒要适可而止,不可酩酊大醉。以之成欢,即饮酒以微醺状态为最佳,进入将醉欲醉的快乐状态。
思考五:家园文化
“我们要把中酱馆打造成中华酱酒的阵地,酱粉的精神家园。我们要给广大消费者呈现出有文化的精品形象,而中酱馆的品牌IP、活动IP、人物IP更是赋予了深厚的人文底蕴与文化内涵。”董兵说,中酱馆希望通过传播中国酒文化、传播茅台文化、通过讲好茅台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文化、了解引以为自豪的中华民族的精神,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成为中酱馆的酱粉。
思考六:公益责任文化
源于在贵州多年工作的经历,董兵一直有一种深深的贵州情怀,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