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银川晚报」
兴庆区花卉文旅小镇近日开业,据称除花卉交易外,小镇还具备技术培训、科普教育、夜市、打卡点等多项功能。以花卉+文旅的方式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兴庆区的确具备基础和条件,但在全国逾37万家企业都于同一方向寻求突破的情况下,我们发展花卉旅游,必须超越“打卡拍照”的网红景点模式,深挖文化因素、延长产业链,才能真正“花开不败”。
花卉旅游,以赏为首,但要真正赏进去,又远非花之形色香可达。花卉经济给地方发展锦上添花的例子,有洛阳牡丹、无锡梅花,它们不光是节庆,更融入了历史与花卉文化底蕴,以丰富游客精神文化体验创出盛名。我们不是花卉名城,尽管兴庆区以花卉为主导产业,却是销售生产性的,含鲜切花、盆栽植物、观赏苗木三大类,设施种植占95%。但即便如此,也有必要增添些文化韵味。银川以玫瑰、马兰花为市花,苦水玫瑰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也能生长,以此体现银川城市特色;马兰花是幸福之花,生命顽强,所以拿来代表银川人勇敢、善良、坚毅、宽容的品质。这里就有风土人情、有民俗生态,是有别于其他地区的花卉文化。将其梳理利用于花卉旅游,可以拓展项目建设,用真正属于西北、属于宁夏银川的故事,避开同质化现象,辅助打造地方特色,提高产业和市场竞争力。
产业方面,种植业与服务业相融互促也有个过程,都需要借丰富产品形态来提高附加值、增进黏合度。花卉文旅小镇位于贺兰山路与京藏高速交会处,交通便利,周边均为大棚,物流发达,是产销交汇的集散地。倘若仅依托此项单一优势,花卉旅游除了赏,便只剩下售了,而这无法增加游客停留时间,带来更多综合消费。因此,将花卉游的文化内涵进行活化处理,加强周边产品设计开发、加强资源的地域整合与联动,是下一步的基础工作,目的在于突出休闲特色、提升业态元素的时尚感,从而走出景区经济范畴,激活旅游产业链和综合经济效益。例如,挖掘花卉的多重利用价值,除了赏花购花打卡拍照,还可以组织育花、护花、食花、拍花、咏花、画花、插花、科普等活动,开发鲜花精油、香薰、食品、饰品等多种类文创产品,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并借此延长产业链,将单纯观光向深层次休闲方向拓展。
刘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