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学联合会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馆
承办单位:
环宇大自然(宁夏)生态治理有限公司
肆拾玖坊(宁夏)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甘肃书院
甘肃省直机关书画协会
《人民法治》甘肃书画院
甘肃龙文化研究院
宁夏圣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展览时间:年8月1——8月5日
展览地点: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馆
开幕式:年8月1日上午9:30分,宁夏回族
自治区文化馆(新华西街号)
媒体支持:人民网、新华网、人民法治网、
宁夏卫视、银川晚报、今日头条、
搜狐新闻、百度百家、大鱼新闻、
凤凰新闻、东方头条、腾讯新闻、
快传看点、网易新闻、一点资讯、
中国商务新闻网、新消息报、
檀指约读自媒体
作者简介
著名书法家哈建设号沙柳,宁夏青铜峡市(古称朔方)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注册高级教师,中国文化艺术协会名誉会长、台北故宫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文化艺术学会艺委会主席,中纪委监察部华夏清风书画艺术院副院长、甘肃龙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名家书画院一级书法师;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家协会会员、诗人,甘肃省直机关书画协会第一、二届副主席,甘肃书院副院长,《人民法治》甘肃书画院副院长,兰州新区书协常务副主席;日本国东京、奈良书道会特邀艺术顾问。
年被评为“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年荣获甘肃省委、省政府表彰的“敦煌文艺奖”,年被中国邮政收录《中国当代艺术大家大作》出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庆祝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限量版珍藏邮册等。作品还入编《中国当代艺术家名典》,《世界华人书画名家录》,《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名录》,《中华诗词墨迹海内外大观》,日本国《艺术家年鑑》、《书道艺术》等20多部辞书、辞典。作品还先后在《人民文摘》、《中国纪检监察报》、《甘肃曰报》、《宁夏日报》等20多家报刊登载专版以及在《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监察》、《书法报》、《清风文苑》、《甘肃书法》等60多家报刋和网络上刊发作品及介绍。年中纪委、监察部方正出版社出版发行散文集《无疆思语》,21万字,出版《书窗问道》书法理论文集,收集刋发文章24篇18万字。
“青凌熟谷路成良,尚武经文炼风骨。”书法家、诗人、作家哈建设45年前离开故土(青铜峡),入伍从军,后到地方从政,一路欢歌悲曲,两耳沐风洗雨,独步异域,遨游艺海,不仅载誉书坛,而且文学领域常见诗文问世。
光荫荏苒,岁月无情,当年青葱年少,如今己是皓首迟暮,惟难忘故乡故乡养育恩,故取笔号沙柳,勉志不忘根本。
甘肃作协主席马步升说:“沙柳是艺名,他取如此坚韧的植物命名自己,是再也传神不过的。一有闲暇,他便临池习艺不辍,十数年如一日,宛如一株扎根于墨池的沙柳,顽强蓬勃,富有朝气。”
执日本国书坛牛耳的春名好重先生对他的草书评价道:“沙柳的草书长卷,挥毫自如,静中有动,动如脱兔,变化微妙,布白恰当,浓重枯涩,皆出胸意,力沉刀就,势如破竹,字里行间,透着英气”。
中国书协著名的书法评论家陈传席教授评介哈建设书法:“哈建设书法,遒正刚决,风骨奇峭,气格凌云,盖出于其人风骨刚直,正气逼人也。复见其书,功道不俗,笔力遒劲,多行方饬,结体严谨,揽娴熟控笔之能,无真修难达此景。细检其妙,字恭韵足,法度井然,意如镌石镂玉之势,非识者难知其堂奥。即得古人形质,后赋于个人修养、学识,再见之个人风骨、个性,故其书风奇峭,气格凌云,不同于寻常。”
“今逢盛世,能书者何止百千万人,然而一见能知其人书者,少之又少。哈建设之书法,风格鲜明,一见而能知乃哈建设所书,一见其书而能想见其人之刚正不阿,此难能而可贵也。”
已故书法大师尹建鼎先生对他的书法评价道:“结字严整,波磔分明,长短互用,金石味浓,互补质美中映着松骨竹节的独特风韵。”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甘肃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蒙子军说:“笔名为沙柳,大概是这么三层意思:一是向沙漠的红柳学习,不选择生存环境和条件,渴不死就活,以微薄力量向沙漠奉献绿荫;二是在低标准那个年代,曾因以家乡的沙枣充饥,才度过饥荒,常以此为勉,作个知恩图报的人;三是鼓励自己做一个铺路砂石一样的人,不轻不贱,不癫不狂,充实过好每一天。”
甘肃省杂文学会会长、著名诗人吴辰旭评价他的书法说:“建设不仅在隶书上卓有建树,就是他的草书、行书、楷书,以致不多的篆书,都带有大气磅礴,痛快淋漓的艺术特点,其中,草书圆劲刚建,飞动流畅,一气呵成,自然朴率。横如门栓,直似钢杵,点若坠石,撇捺宛刀剑,转折挺中见秀,“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毫无做作之感,扭捏之态,率性真纯,一如其人。”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沙柳这次回乡举办个人书展,一是给乡亲们汇报,二是和乡亲们共聚。同抚昔日沙漠红柳,共享故乡秋夜明月。
作品赏析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