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银川晚报_晚报特点 > 晚报简介 > 元宵节的习俗这么多,你知道多少

元宵节的习俗这么多,你知道多少

发布时间:2017-10-26 15:26:36   点击数:

FEB22元宵

今天我们聊聊元宵节的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中国汉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正月十五吃元宵,在我国是由来已久习俗。人们在元宵节吃汤圆,实际上是思念亲人、渴望团圆的意思。

迎紫姑是汉族传统民俗活动。紫姑是汉族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

猜灯谜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元宵节已被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元宵节的由来

相传,汉文帝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过元宵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名人与元宵节

●汉文帝

下令将正月十五命名为“元宵节”的人

●汉明帝

下令点灯敬佛,百姓挂灯,是赏花灯的创始人

●汉武帝

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倡导者

●田登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人

●朱元璋

狂杀一条街,元宵节里最凶残的皇帝

●贾似道

第一个制作灯联的人

●袁世凯

害怕袁消,将元宵节两易其名的人

元宵习俗

元宵

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

花灯

元宵佳节赏花灯,吉祥之星为你升。花灯高高挂,挂出新年万紫千红幸福花;红烛熊熊烧,烧出新年顺风顺水红运道。

灯谜

灯谜是元宵灯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

龙灯

龙是中华的图腾,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舞龙灯,载歌载舞的喜气氛围,流传于很多的地方。

狮子

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高跷

一般在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

旱船

旱船是汉族民间表演艺术形式之一,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目的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大吉大利。

孩儿灯

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

百病

又称烤百病、散百病,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紫姑

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

祭门

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即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据称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

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总共多少钱
中科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gjhfuwu.com/wbjj/6352.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