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银川晚报_晚报特点 > 晚报简介 > 西夏佛教建筑艺术遗产西夏佛塔

西夏佛教建筑艺术遗产西夏佛塔

发布时间:2017-5-5 10:46:36   点击数:

  佛教建筑主要以寺庙、佛塔和石窟寺为主,而佛塔则是佛寺的中心建筑和灵魂。西夏建国后,弘扬佛法,修建了大量的寺庙佛塔,以形式多样的建筑形制和风格阐释着西夏佛教文化。现存西夏佛塔种类较多,形制各异,从类型上划分,有楼阁式、密檐式、覆钵式和花塔等。

  楼阁式佛塔

  佛塔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的楼阁结合而产生了楼阁式佛塔,早期楼阁式佛塔多为木结构,造型宏伟。至唐佛事盛兴时,木塔多为砖结构代替。西夏楼阁式塔有承天寺塔和田州塔等。承天寺塔坐落于银川市西南承天寺内,西夏初建,明、清时期重建。塔平面为八角形,高十一层,塔身内部呈方形空间,下三层无窗,第四~十层,每层交替设置拱形窗洞,塔内有木梯可盘旋而上,登顶层,凭窗眺望,古城风光和塞上景色尽收眼底。除塔顶、塔刹重修时受清代建筑影响外,塔的整体建筑形制均保持西夏佛塔风格。田州塔位于平罗县姚伏镇。平面呈六角形,高七层,空心筒壁结构。底层塔身施以砖雕斗拱、椽飞、瓦垄构成的塔檐,其余各层为砖叠涩檐。

  密檐式佛塔

  密檐式佛塔从楼阁式佛塔发展而来,砖石砌,第一层塔身高大,上部塔身低矮,层层用砖角砌出密檐,表现出大屋顶出挑的斗拱,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屋顶建筑风格,宋、辽、金时期密檐式塔在北方盛行。西夏时期的贺兰山拜寺口方塔和拜寺口双塔,是密檐式佛塔的典型代表建筑。拜寺口双塔坐落在宁夏银川市西北约50公里的贺兰山拜寺口北坡废寺内。双塔东西相距80余米,均为十三层八角密檐式空心砖塔。底层较高,塔身上的彩塑彩绘呈现藏传佛教密宗风格。从塔周围的遗址、遗迹推断,这里是西夏时期一处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建筑群。拜寺口方塔位于宁夏贺兰山拜寺沟内,是一座正方形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

  覆钵式佛塔

  俗称喇嘛塔,为藏传佛教流行之佛塔,由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身外形基本为覆钵形,但覆钵的形制也有变化,有覆钵式、葫芦式、折腹式和高桶式。塔身有空心和实心两种,空心的有塔心室。此类佛塔在宁夏境内分布较多,在同心韦州古城、须弥山石窟、石嘴山涝坝沟石塔和阿尔寨石窟摩崖石刻塔都是这一形制的喇嘛塔。内蒙古西夏古城黑水城,该城内外遗有二十余座覆钵式佛塔。宁夏青铜峡市黄河西岸的一百零八塔,皆属覆钵式,佛塔整组塔依山势而建,按一、三、五、七、九、十一等奇数排列成12行。总体平面布局呈三角形。所有塔体外表均涂有白灰,多达数层,是历代维修所致。

  花塔

  花塔以贺兰县宏佛塔为代表,为覆钵和楼阁式的复合形制。宏佛塔坐落在宁夏贺兰县潘昶乡,通高约30米,塔身和塔刹高宽大致相等。塔身三层,为八角楼阁式,塔刹为十字折角覆钵式。该塔融传统楼阁建筑形式和藏传佛教佛塔建筑艺术于一体,形成一种独特形制的花塔。

  佛塔作为佛教的标志性建筑,具有很大的宣扬和招引的作用,因此佛塔不但筑造形体高大,且注重塔所处位置。拜寺口双塔坐落在贺兰山拜寺口沟口,这里山大沟深,环境幽静,面东开口,视野开阔,佛塔依山而立,气势宏伟。一百零八塔塔群坐西朝东,背山面水,每当风和日丽,群塔倒映在金光闪闪的水中,景色奇特、幽雅明丽,现已成为宁夏境内黄河一景。

  西夏佛塔建筑多姿多彩,融合了多民族文化与本土文化特征,现存的古塔,对研究西夏社会历史和物质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佛教建筑文化艺术研究的珍贵遗产。

如何订阅:

★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小字→品鉴宁夏

★查找







































北京中科曝光
白癜风的病因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gjhfuwu.com/wbjj/562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