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银川晚报_晚报特点 > 晚报简介 > 老汉都捐了,你也来呗

老汉都捐了,你也来呗

发布时间:2017-5-5 10:46:36   点击数:

(银川晚报讯)3月8日,本报关于银川患癌的姐闫丽霞想要捐献遗体的报道,让很多市民深受感动。其实我们身边有不止一位“闫丽霞”,李洪江就是其中一位。两年前,他已签遗体捐献协议。

资助学生无偿献血多年默默奉献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多人办理了遗体捐献手续,在这些遗体捐献者中,有些人身体非常健康但早早办理了遗体捐赠协议,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自己走后,让身体服务于医学研究,或让某些器官治愈处于病痛之中的他人,李洪江就是这样想的。

49岁的李洪江是银川市体育旅游局群众体育科科长,多年来一直热心公益。早在年,他因立功受到政府奖励元,当时希望工程元就能资助一个学生完成小学学业,他便用奖励资助了两人。

他还从年开始无偿献血,直至今日依然坚持。

5年,中华骨髓库宁夏分库成立,李洪江成为第一批志愿者,十多年来一直在等待配型成功,帮助他人。

李洪江说,他就想用自己的一点力量,做力所能及的事,给社会多一些奉献。

说服家人趁热打铁办妥捐献协议

对于遗体捐献,李洪江很早就有此想法。年,偶然看到一位女孩捐献遗体挽救多人生命的消息,让他很受触动,开始和家人商量这事。“遗体捐献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必须征得家里所有人的同意。”李洪江说,捐献之前他曾告诉儿子,以后我不在了,不要坟地,也不要立碑,骨灰撒到黄河就可以。“一家人想你时连个看你的地方都找不到。”儿子断然拒绝。

李洪江解释,父母健在时儿女孝顺才是最好的,况且遗体捐献是好事。见父亲如此坚决,儿子点头同意。母亲和妻子在他的劝说下,也接受他的选择。

“说服家人就要趁热打铁,我在网上查了宁夏遗体捐献的相关资料,找到宁夏医科大学遗体捐献办公室负责人秦毅教授,和他聊了两个多小时,秦教授给我做了详细的介绍,更加坚定我捐献的信念。”

李洪江告诉记者,年4月19日,他办好了遗体捐献协议。采访时,记者也见到了李洪江的遗体捐献荣誉证书,“身后捐躯精神可佳无私奉献光彩照人”16个字诠释了对遗体捐献者的尊敬。

四言打油诗写给所有“无言良师”

采访最后,李洪江告诉记者:“无论是遗体捐献,还是捐献器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医学院校临床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人体解剖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医学发展更是离不开解剖学,遗体捐献能帮助基础医学、病理学等医学研究迈上新台阶。而捐献出某些器官,能延续一个人的生命。”

李洪江觉得。遗体捐献者安静地躺着,虽然不说话,却以无私的奉献精神帮助了他人,他们是“无言良师”,医学界也称其为“大体老师”。

活着不留一点憾,无常不占一块田,

器官遗体一起捐,骨灰飘洒黄河边。

这是李洪江写的四言打油诗,听他缓缓念完,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本报记者马小军文/图

如果你有意愿,可以与宁夏医学院遗体捐献办公室联系,秦教授电话(有时候上课可能无法接听电话,可以短信沟通)

更多详细报道,请点下方“阅读原文”了解









































白癜风早期症状
北京有哪些治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jhfuwu.com/wbjj/558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