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共良宵 《她来听我的演唱会》,张学友的老歌,大概你已经很久没有听了吧,或者你根本就没听过,这首歌的时代,还是卡带和CD的时代,而不是现在看不见摸不着的盗版mp3。 她来听我的演唱会/在十七岁的初恋第一次约会/男孩为了她彻夜排队/半年的积蓄买了门票一对/我唱得她心醉我唱得她心碎/三年的感情一封信就要收回/她记得月台汽笛声声在催/播我的歌陪着人们流泪/嘿…陪人们流泪。 朴素的歌词开头,一个温馨幸福到令人妒忌的爱情故事。雨季、初恋、第一次约会、演唱会,美好的一切。男孩子是爱她的,他会为了自己心爱的女孩拿出自己半年打工或者省吃俭用下来的积蓄彻夜排队来买演唱会的门票。演唱会是精彩的,女生听到心醉,在爱情的世界里一切都是美好的。 总是有一些事情来破坏平静却幸福的生活,在女孩子20岁的时候,他们终于要分来,或许男孩子收到家书必须回到远方的家里,抑或他要去远方的城市求学……。在月台上他们流着眼泪拥抱在一起,舍不得放开,无情的火车终究带走了她心爱的男孩和她的初恋,陪伴她的只有月台上在孤独的飘荡着的学友的歌声,她们一起流泪…… 她来听我的演唱会/在二十五岁恋爱是风光明媚/男朋友背着她送人玫瑰/她不听电话夜夜听歌不睡/我唱得她心醉我唱得她心碎/成年人分手后都像无所谓/和朋友一起买醉卡啦OK/唱我的歌陪着画面流泪/嘿…陪着流眼泪 二十五岁,爱情变了,爱人变了,唯一不变的她还是来听学友的演唱会。 已经工作了的她光明正大的与别人热恋着,她非常小心的呵护着容易破碎的爱情,可是男人依然背叛了她,与别的女人在一起鬼混。在别人面前,她坚强的忍住眼泪,看上去对失去这段畸形的感情无所谓,为了摆脱心中的忧伤,她选择和朋友同事一起老消弭时光,酒吧、迪厅、KTV里,她成了常客。在K房里,她默默的点了一首学友的歌,终于,她再也忍不住,看着背投的画面,边唱边流泪。 我唱得她心醉我唱得她心碎/在三十三岁真爱那么珍贵/年轻的女孩求她让一让位/让男人决定跟谁远走高飞/嘿…谁在远走高飞/我唱得她心醉我唱得她心碎/她努力不让自己看来很累/岁月在听我们唱无怨无悔/在掌声里唱到自己流泪/嘿…唱到自己流泪。 为爱所伤的她,从此惧怕爱情,怀疑男人,她将自己长久的埋头于工作之中,直到她八年后,她终于鼓起勇气再去爱一次。三十三岁,已不再年轻,她深深的知道这份真爱的珍贵,她为那个男人做着一切她能做的事情。然而,这一切仍然止不住悲剧的到来,一个年轻女孩找到了她,女孩说她抢走了她的男朋友,请她把男人还给她,这让她想起了25岁的自己,那个当年深爱着一个背叛自己的男人的傻女人。她选择了放弃,让男人和年轻女孩远走高飞。 又一次被爱情伤害,已经开始变老的她只能努力的用化妆品来掩盖着一道又一道的伤疤和岁月留下的痕迹。她再一次来到了演唱会现场,听学友唱歌,台上的学友唱到情深处,终于忍不住在歌迷面前落泪,她轻轻的跟着哼着旋律,在掌声中默默的流泪。 她来听我的演唱会/在四十岁后听歌的女人很美/小孩在问她为什么流泪/身边的男人早已渐渐入睡/她静静听着我们的演唱会. 四十岁了,青春已经彻底的和她告别,但她还是和年少时一样,喜欢听张学友的演唱会。终于结婚了,所有的爱情所有的伤害,在现在都只被她深埋在心底,都是财富。她深爱着自己的丈夫,他们有了孩子,是个女孩,像她年轻时一样漂亮。 丈夫不放心她,陪着她来听学友的演唱会,台上的歌手也已经在岁月中褪去浮华,成熟的演绎着每一首歌曲,丈夫不喜欢音乐,终于忍不住靠在椅子上睡着。当学友唱到《她来听我的演唱会》时,她终于再也不能抑制,再次流泪,女儿一脸惶恐的问妈妈为什么哭,她不回答,她只是静静的听着,样子很美……
文章二:《刘若英和陈升的那些往事》这是奶茶和陈升的爱情故事,再看依然很触动,不论是为爱痴狂的奶茶还是理智的选择最正确的方式去爱惜奶茶的陈升,都让人感觉那么真实那么珍贵,彼此相爱又能在一起生活到老是最大的幸福,但若然不能相守,那么真的用心去爱了也便足够了。刘若英出道15年已获得了个大奖,被称为“最多奖”艺人。然而,这位美丽与才华并举的女子36岁了却还孑然一身。殊不知,刘若英不是不爱,只是爱得太痴,15年来,她一直深爱着一个不能说爱的男人……年,刘若英出生在台北一个非常富有的家族。高中毕业后她赴美国修读声乐和钢琴演奏,并取得古典音乐的学士学位。年,一个好友介绍刘若英认识了台湾滚石乐队的著名歌手兼音乐制作人陈升。陈升认定出水芙蓉般清纯的刘若英是个很有前途的歌手,立即邀请她到自己的工作室工作。这年3月,刘若英来到陈升的新园工作室担任制作助理。让人想不到的是,她在工作中悄悄爱上了才华横溢的陈升。
其实,陈升也喜欢刘若英。每天下午的午间茶点陈升总是点奶茶,大家很好奇:“陈升,你怎么这么喜欢奶茶?”陈升笑着说:“因为奶茶有奶的芳香却不像奶那么腻,有茶的清淡却不像茶那么涩,所以奶茶可以喝一辈子不会腻味。”陈升又看着刘若英,半是打趣半是认真地说:“刘若英就像一杯奶茶!她虽然不算标准美女,但就像杯温暖的奶茶,虽然没有红酒的高贵典雅,没有咖啡的精致摩登,却自有一种温润香浓的芬芳。”然而,除了对刘若英的赏识和怜爱,陈升似乎没有更多的举动,而刘若英又不敢直接向陈升表白心迹。对于一个2l岁的少女来说,刘若英的感情遭遇是残酷的,她还没有享受恋爱就已经失恋了。因为,她爱上一个不能说爱的男人———31岁的陈升已经是个有妻儿的人了。为了忘记爱情的痛苦,刘若英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工作上。年9月,工作室给歌手黄莺莺和艾敬录制专辑,因为母带没法办托运,必须派人送母带去北京录制。刘若英为了逃避感情的苦闷,自告奋勇前往。时值9月,北京秋高气爽,可刘若英的心里却下着失恋的滂沱大雨。圆满完成录制任务的那个晚上,刘若英一个人跑到录音棚附近的一个小酒馆喝了二锅头,结果喝得烂醉。她借着酒精的力量,给陈升打了长途电话,可是她依然没有勇气说出自己的爱。最终她在北京给陈升发了一个快件:“或许我永远无法和你在一起,但我的心永远追随你……”这封只有几句话的信给陈升不小的震撼。他是喜欢她的,可是他不能给她婚姻,那对她来说太不公平,所以他不能接受她的爱。刘若英从北京回来后的一天晚上,陈升第一次约刘若英出去走走。他们走到台北的新世界广场,广场上很多人在放风筝。晚霞中,陈升凝视着刘若英,良久他叹了口气,意味深长地轻轻拍了拍刘若英的头说道:“你是个很有才华的女孩,就像风筝,属于你的天空很高很高,你应该自由去飞翔,不要被我给你的天空局限了。”刘若英坚定地说:“可风筝的线在你的手里,只要你拉一拉风筝的线,我无论飞到哪里,都会回来的!”面对这样一个真性情女子,陈升不忍心说出更直接的话去伤害对方,但他的沉默似乎给了刘若英某种希望。陈升所能给予刘若英的就是对她事业上的支持和鼓励,他为刘若英写下了很多经典歌曲,如《风筝》、《为爱痴狂》。年,陈升又向张艾嘉推荐刘若英演出《少女小渔》。《少女小渔》为刘若英赢得年亚太影展最佳女主角。从此,蛰伏多年的刘若英开始了事业的腾飞阶段。很快,她出了第一张歌曲专辑《少女小渔的美丽哀愁》,从音乐制作助理变成了一个独具人文气质的“才女歌手”。为了让刘若英在事业上有更大的发展,年,陈升主动中止了和刘若英的合同。刘若英带着无限伤感和不舍离开了陈升的工作室,开始了与来自马来西亚的光良的合作,由于两人的风格很接近,都是清纯路线,很快唱片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年,陈升和往常一样在台北举办跨年度演唱会。演出结束后,无数歌迷围着陈升请他签名。这时,刘若英含情脉脉地走了过来。歌迷们认出了大名鼎鼎的刘若英,爆发出更激动的喊声。刘若英站在陈升面前,当着所有人的面问道:“你能给我一个拥抱吗?”这一声恳求像炸雷一样在歌迷中炸开,人群顿时安静了下来。只见陈升迟疑了一下,最终只是用他那厚厚的手掌拍了拍刘若英的头。刘若英的眼神一下子黯淡下去,两行泪水刷地流了下来。她全明白了,他要将与她的一生缘分都写成“师徒”二字。
这么多年来,刘若英参加了陈升的每一场演唱会,但是从此她将不再参加了。此后3年中,刘若英一直非常努力。她除了在歌坛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更在演艺圈大放异彩,在不同的影展获得多次最佳女主角奖项。除了唱歌、演电影,她还开始了文学创作,年她出版了《一个人的KTV》,年又出版《下楼谈恋爱》。
年12月,刘若英和陈升同时应邀参加了侯佩岑主持的《桃色蛋白质》节目。虽然,她已是影后,她的风头远远盖过了陈升,但在陈升面前她就像个不知事的小女孩,始终小心翼翼怕做错说错什么。刘若英跪着把自己的最新专辑送给陈升,却惨遭陈升的拒绝。他批评刘若英说:“CD是歌手用生命换来的,怎么能随便送人?”一句话说得刘若英开始啜泣。主持节目的侯佩岑问陈升:“你喜欢刘若英吗?”所有的观众和主持人一起屏住了呼吸,没想到陈升很直接地说:“我当然喜欢她,否则我为什么为她做这么多事情。”听了这句话,刘若英哭得更厉害了。但是,陈升接着说:“现在她像风筝,不知已经飘到什么地方?”刘若英闻听不禁失声大哭起来。她孩子般追问:“如果我飞远了,你可以拉拉线啊,风筝的线永远在你的手里!你一拉线,我就会回来的!”陈升沉默片刻后说:“可是,我找不到线了!”整个节目中,刘若英不顾形象地哭哭笑笑,在陈升面前,她完全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个节目播出后,这段缠绵凄美的恋情令无数观众唏嘘不已……在桃色蛋白质中的一期访谈陈升和刘若英的节目。这期节目其实是给刘若英的,陈升作为嘉宾参加,他们多年师徒,且很久没见。但实际上主角从头到尾变成了陈升,因为刘若英一开场就崩溃了。整个节目,她基本没有办法好好说话,只一直在哭,一直在哭。她喊他师父,可大家都看得出不仅仅是师父。陈升讲话的时候,她抬起泪眼一瞬不瞬注视他,百转千徊。
陈升的话并不多,字字掂量。他所有的话都是对着刘若英说的。他说:你不要把自己的专辑贸然送人,这不是名片,也不是你嫁入豪门的跳板。它是付出了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精神在里面的,不可以随便送给别人。他说,一个有天分的女人,试图想要做强人,其实是蛮苦的。他说,当在亚太影展,刘若英成为影后之后,我就对她说,你可以离开了,不要再黏我。你有你的梦,我有我的事情要做。我会是那种永远都让你找不到的爸爸,而不是一个每天问你是否回来吃饭的爸爸。你不会找到我的。他说,你一个女人,永远不要对别人和盘托出。因为你将来是要嫁人的。如果都交出去了,那么等结婚的时候,还拿什么留给你丈夫呢?在台湾艺能界,有几个人是了出名的难搞,陈升位列前三。他极难得肯出镜,话又少,且绝不会按采访者的意图进行。在节目里他拿了一杯红酒,偶尔喝一口,当刘若英哭到进行不下去时,他就说,给你们唱首歌吧。奶茶要听什么?刘若英说,风筝。于是助理弹吉他,他伸着腿慢悠悠唱:因为我知道你是个,容易担心的小孩子。他很少看她,看,就很专注。她一直努力忍着眼泪。我是一个贪玩又自由的风筝,每天都会让你担忧。听到这里刘若英猝然一笑,表情可怜而失措。当最后“所以我会在乌云来时,轻轻滑落在你怀中”时,陈升做了一个小小的张开翅膀的手势。刘若英眼泪哗啦掉下来。候佩岑问陈升:你有没有喜欢过奶茶呢?陈升定了几秒钟,说,我不喜欢她,干吗帮她做这么多的事?你当我白痴吗?陈升说,她挑《风筝》这个歌是有道理的。我记得她有一次在很遥远很遥远的地方打电话回来给我,说她在甘肃省的银川,她是和钮承泽一起去拍戏。那时候电话都不是很流行。我接到电话是在办公室,她说她跟钮承泽开车开了四五个钟头才找到一个电话,然后打回来,跟我报告说“我很好,我很好,我很好”。——银川。那么远。后来我就把地图摊开来看,在办公室,在地图上找,甘肃省银川,这么远。所以她挑那个歌,风筝。她一开始就跟我说“如果,我有问题,你可不可以来找我?”老实讲,萧言中,她跑那么远,我们怎么接得到呢?……你知道那个像小孩子拉风筝,奶茶已经跑那么远、跑那么远、跑那么远……然后那个风筝掉下来的时候,我们都没有办法接到了。佩岑,我接不到了,我接不到……陈升摇着头,声音很慢。我接不到了。刘若英狂哭,语无伦次:可是那根线还是没有断啊,它还在,它还在你的手上啊,就算我掉下来了,你还是可以拉着那根线,一直找找找找找……就会找到我在哪里啊。陈升微笑看她,你白痴啊,怎么可能呢?整个节目里语陈升气起伏最大的一段话,是说刘若英的恋爱。他说,我觉得只要是一个女生,就应该有一个罗里八嗦的、或者是个讨人厌的家伙,随便,随便一个,去保护她。随便就好了——随便!只要有一个人可以去保护她。司机老王啊或者什么的都可以,随便,可是,你现在是怎么了呢?——他对刘若英伸出双手,质问她:你现在是怎么了呢?全世界的男人都死光了么?这是我最介意的一件事了!刘若英茫然失笑,无言以对。她垂下的眼睛里有绝望。或许她在想,既然应该有一个男人来保护她,既然是随便、随便的一个就好,那为何,不可以是你呢?这种听起来关切至深的言语,其实包含了多么置身事外的拒绝在里面。它不会令人宽慰,只会彻底心碎。我很少看到这样失控的采访场面,掩饰的情感,深切的期望,刻意的距离,自始至终的眼泪。刘若英如果不是在哭,就是冒出突兀的傻笑,或者环顾左右而言它。她的紧张和手足无措十分明显。她一直对候佩岑说,我们很久没见了。我都很少见到他,他不肯见我,也不肯来听我演唱会。他都不要见我。陈升说,你有你的路,我有我的事要做。我的事情还没有做完。你不会带动我的,你今后要去的任何地方,其实都不关我的事了。你不会找到我。陈升说,好了,我给你们唱歌吧。都不要哭了。他在前奏阶段时候很认真的竖起指头,对候佩岑和刘若英说:不要再打扰我,OK?做完这期节目我就闪了,佩岑,你不要再叫我来了,我很忙,我要去做我的事。奶茶,你也去忙你大陆演唱会的事。我们大家再见,好吗?刘若英扭过头勉强笑,勉强笑。陈升定定的看着她唱:送你到火车头回头我也要走双人放手就来自由飞,自由飞不是我不肯等时代已经不同每个人有自己的想法你要保重啊等来是一场空每个人有自己的愿望辜负着青春梦青春梦哭。还是哭。候佩岑问刘若英,奶茶,你可不可以告诉我,为什么女人听到他讲话,就会没有办法控制要哭?刘若英说:我觉得是这样,你看到他,你就会觉得原形毕露,你觉得你做任何补妆啊、弄任何外表的东西,都会觉得自己很虚伪,很假。因为他太真实了,他是关心人心里面的东西。所以我常常觉得我和他之间是沉默就可以了。前几年,有时候,我有觉得自己拼不下去的时候,我就会去开车去他在的地方,走进去,他看到我,就摸一摸我的头。然后我就好了,我看到他我就觉得我好了。我就走了。陈升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拿出口琴唱了最后一曲《然而》。然而你永远不会知道我有多么的喜欢有个早晨我发现你在我身旁然而你永远不会知道我有多么的悲伤每个夜晚再也不能陪伴你有一句话我一定要对你说我会在遥远地方等你直到你已经不再悲伤iwantyoufreedomlikeabird刘若英含泪和他一起唱:Iwantyoufreedomlikeabird……陈升唱歌时,始终微笑看着她。这是最后一曲,唱完,就会离开,从他的表情里可以看出他的决心。这么多年来,他对我讲的话我都记得。有时候我也恨自己,为什么没有办法跟他一样都做得到。刘若英说,看到他,我就会觉得很惭愧。但是真的我都有记得。真的。整个节目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看得人心里很是难过,但是没有人做错,希望大家都好。也希望奶茶还可以有明媚的笑容他什么都懂,都知道,聪明绝顶,就像他为数不多却流传广泛的作品,直抵人心,很深,很通透,很豁达。把我的悲伤留给自己你的美丽让你带走从此以后我再没有快乐起来的理由我想我可以忍住悲伤可不可以你也会想起我我想我可以忍住悲伤假装生命中没有你从此以后我在这里日夜等待你的消息也许,这正是他唱给”奶茶“的情歌。奶茶——他为她起的名字,多么贴切。他可以永远嗅着她的芳香,却绝不会一饮而尽。我想说的是,庆幸没有遇到过陈升这样的男人。他们是智慧的,成熟的男人,通透地看清了世事,当你年轻的时候,或者觉得遇到这样的男人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因为他们的智慧可以为你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核心的门,让你快速地发现一些生活的真相。但是,不久以后,你便会发现,这样的男人也很残忍,他知道世界是怎么回事,但是他还知道有许多事没办法改变,因为了解而不想计较;他说《把我的悲伤留给自己》,你的美丽让你带走——以为这是一个男人的承担,却原来还包含了不想表露情怀的冷淡。而且他们贪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即便你是打动他心的那个人,也许也很难进入他全部的精神世界。还有一个镜头,陈升最后唱那首《然而》的时候,自己吹口琴,吹得很用力。这个时候确定,只有用嘴巴的乐器才能这么动情。我想陈升在口琴里倾泄的感情也许比歌声里的还要多,这个活在自己精神里的男人,毕竟不是冷血动物。这一期《桃色蛋白质》有着怪异的气氛。可能这个节目邀请刘若英作嘉宾,是因为赶上了她新专辑的宣传档期,所以当刘若英拿出一张新专辑,以一种近乎虔诚的姿势半跪在陈升面前的时候,我们也许会感动她这份尊敬。可是,陈升的反应出乎意料,毫不留情地拒绝,他面无表情地说,你忘记我说过的话了吗?怎么能随意把专辑送人呢,专辑就跟人的生命一样,在这样一个商业的场合,你确定对方会认真听你的专辑吗?你怎么能把自己的生命随意送出去呢?陈升说这些话的时候,主持人侯佩岑有些讶异的表情,而刘若英,居然眼泪一下子涌出来,慌张地想要解释。节目就在这样的情境下开始。之后,便可以看到刘若英跟面对老师责罚的学生那样局促不安,而且一直泪水汪汪;侯佩岑面色尴尬;陈升悠然地坐在那里,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一字一顿、近乎刻薄地说着过去发生的事情,过去说过的话。
其实这2个人之间的事,一直以来大家都有一些心照不宣。刘若英若干年前,在歌迷面前壮起胆子要求陈升抱她。陈升有没有抱她记不清了,似乎是没有抱。当时谈这个八卦的时候,我的一个好朋友很是感慨,觉得奶茶不容易。今天看节目,大概谁都可以看得出,陈升对刘若英还是非常在乎的,否则不会唱《风筝》给她听,不会唱《然而》给她听,不会唱《纯情青春梦》。更不会慢悠悠地说其实知道为什么刘若英要点他唱《风筝》,因为她就是那只风筝,她跑得这么远,怎么接得到呢?“你知道,就像是小孩子放的风筝,奶茶已经跑那么远那么远那么远,然后那个风筝掉下来的时候,我们都没有办法接到了。佩岑,我接不到了。”然后,陈升再次慢慢地说说:“接不到了。”镜头摇转,陈升认真地看着对面的女孩,有若有若无的笑意,声音却更像一个没有希望的老人。对于陈升的歌,我接触并不多,除了非常流行的《把我的悲伤留给自己》以及《北京一夜》外,对他和刘若英早期合唱的《世间情歌》很喜欢。其他就没有别的了。因为觉得他的歌,总是略为晦涩,而且那样抑扬顿挫的唱法个人不喜欢。不过看这个节目的时候,和侯佩岑的那句话一样,“是听进去了”。然后看完这段节目后,去Kugoo搜他的歌,突然感觉,每一个歌名都似乎很有意义的样子:《别让我哭》,《你一直在玩》,《最后的温柔》,《鸦片玫瑰》......风潇潇人渺渺快意刀山中草/爱恨的百般滋味随风摇这一段让人唏嘘的感情,我们始终是过客,只有唏嘘罢了。中间的2人却要在这样错失的情愫里相望一生。
在节目里面,感觉陈升有些刻意地划清楚自己跟刘若英的关系,一会儿说自己永远不会做那种会问儿女会不会回来吃饭的爸爸,一会说自己是姐夫。而且,他始终叫刘若英奶茶。我不知道这个名字是否在刘若英刚开始的时候就是这样叫,以及前面那些称呼的典故,只是感到了一些可以的生疏。但是,突然,他又会说一些让人觉得突然,听上去像玩笑其实谁都不会把它当玩笑的话,比如歪着脑袋,和刘若英说再见,说以后请你们再也不要打扰我,我不会让你们找到。节目里印象深刻的2个镜头是,侯佩岑弱弱地问陈升:你喜欢刘若英吗?陈升听到这个问题脱口而出:你神经病阿!我想这个时候侯主播大半和我一样,以为陈升愤怒这么暧昧的问题,没想到,陈升确是很直接的说:我当然喜欢她了,否则我为什么为她做这么多事。你说这样的男人让人怎么办!想到很俗气的一句话——这样的男人,他“直指人心”。如刘若英自己所说,她在陈升面前是无法设防的,整期节目她都一直有些不顾形象地在哭。不过这个时候的奶茶倒让我看到了她刚出道时候的那份真。也许陈升真的就是她命里赢不了的男人,她在他面前,始终有些小心翼翼,怕做错说错。陈升的话尖锐和直接,甚至让人没有躲避的可能。刘若英的表情一直很僵,边哭边笑。中间,刘若英说:“好累哦”,我想这应该就是她一直跟陈升相处的感觉。当陈升说那句“接不到了”的话时,刘若英像个孩子一样天真,告诉师傅,“可是风筝的线并没有断啊,你可以顺着那根线一直一直找啊,就会找到我在哪里啊”陈升还是那样的笑,带点无奈,“你白痴啊,怎么可能啊”这也许就是女人的悲哀,一直希望男人可以等她可以为她牺牲些什么。但,陈升,绝对不是这样的人。节目里还有许多你来我往,类似暗语的部分。估计这一期,不仅侯佩岑累,奶茶累,陈升累,所有看的人都会觉得累。世间有很多人明明互相喜欢,明明也有机会,偏偏要错过一生抱憾一生,对他们,错过是一个最好的收梢。想来想去,还是庆幸,没有曾经遇到陈升这样的男人:他是拥有双鱼座浪漫气质的游吟诗人,也是双鱼座沉溺自我幻想喜欢自虐的冷酷杀手。看这期的《桃色蛋白质》时,我的眼泪像奶茶的眼泪一样,从一开始就没有止住。陈升一直用刻意或者是满不在乎的口气,一次次重复着“我很忙”,“我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不关心你”,“我们再见”。奶茶听得是那样一脸的无奈和无辜,那样一脸的委屈和心痛。尽管陈升用一种近乎残忍的方式,尖刻地回避着奶茶,但每每讲到他和奶茶的往事时,陈升的声音是那样的低沉、那样的温柔……他说奶茶在银川时给他去电话,他会去翻地图看他在的地方;被佩岑问到照片时,他慢慢吞吞却准确地讲出照片的时间和地点。我相信,陈升是那样深刻地记着他和奶茶之间的每一件往事,清楚地记得只属于他们两个人的故事……
(摘自网易社区)
文章三:《经典歌曲背后的故事把悲伤留给自己》许多歌曲之所以经久不衰,一直被人们吟唱,那是因为一首歌的背后就是一段深情,一个真实的故事,源于生活的作品总是能散发永恒的光芒的…… 《把悲伤留给自己》——难以割舍的父女情 《把悲伤留给自己》,陈升作词作曲,陈升首唱,蔡琴翻唱。 在为《遇见》专辑作中国大陆首发仪式的记者会上,当蔡琴介绍到《把悲伤留给自己》这首老歌的演绎感受时,竟泪光滢然,声音哽咽,细说了一段悲伤心曲。 陈升的这首名曲91年推出,收录在《私奔》专辑中。蔡琴原先只熟悉后面的副歌,从没有很好地听过这首歌,她是在父亲去世的那天才完整地听到了这首歌。 蔡琴的父亲在一次车祸之后,昏迷了四年,才在一天中午撒手人寰。送父亲的那天,她的心情伤心而混乱。下午五、六点钟,弟弟开车载她到寺庙里为亡父报名做佛事。路经山下的一个副食商店时,弟弟记起蔡琴一天都没有吃饭,就叫她去买些矿泉水和茶叶蛋充饥。于是蔡琴昏昏沉沉走进小商店,站在两个柜台间,失魂落魄,忘了要找什么。她想停一停,做一下体力和心情的休息,就在这个时候,听到收音机里正在播放“能不能让我陪着你走”这首陈升的《把悲伤留给自己》,歌中的所唱仿若就是她此时的心情写照,尤其是听到那句“我想是因为我不够温柔/不能分担你的忧愁”时,更勾起了她对父亲的一份欠疚之情,这时的蔡琴再也忍不住埋藏在心底的悲伤,蹲在两个柜台间放声痛哭,直到歌曲播放结束。 蔡琴从小被父亲当作男孩养大,养就了“假小子”的性情。所以她觉得父亲也许会担心自己不够温柔,带着这样一个印象而离去。蔡琴动情地说:“其实我想告诉爸爸,我最愿意做的,就是当个温柔的女儿。但是此时此刻,很多事情已经来不及了。” 在制作《遇见》时,鲍比达要求她选一些80年代的老歌重唱时,她并没有选这首太触动心弦的歌,但是周围的人不约而同地推荐了这首歌。她默然应允,心想这也许就是“天意”吧。后来她在录音棚里为这首歌配唱时,每一开口便泪如雨下,想起还有许多来不及对父亲要说的话,心中总是有无限的遗憾和伤感。
文章四:《感恩的心》背后的故事
小美美,你会不会唱《感恩的心》啊?怎么,想听我唱歌啊?小美美你的歌声这么美,当然想听了。不过我还想告诉你两个关于这首歌的故事。一对以拾破烂为生的夫妻,在一次拾破烂过程中拣到一个被遗弃的女婴。俩人的生活本来就很拮据,再加上一个孩子,无疑是雪上加霜,经过俩人的激烈争吵,决定抚养这个可怜的孩子。从此以后,俩人工作(拣破烂)就更加的辛苦了,为的是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拣来的女婴!从喂奶,到学走路,到学说话,俩人的心血就全部倾注在这个女婴身上!同时他们也放弃了自己生孩子的机会,全力抚养着个女孩子,让她成人,成材!到了上学的年龄,毅然,她们送孩子去上学!夫妻俩的担子一天比一天重!但他们什么也没有说!默默的奉献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知道了自己不是爸妈亲生的,整整哭了两天!她的学习成绩永远是班中的第一名,学校的第一名!当女孩上高中时,她的父亲终于因劳累过渡,提前离开了这美好的人间!!!“让孩子成才”,这是她父亲走前的最后一句话!重担压在了母亲的身上!女孩也以出色的成绩考上了远方一所名牌大学!母亲感到欣慰,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几千元的昂贵学费!假期间,女孩打工,妈妈借钱!开学日期一天天近了,可学费仍没有着落!在无奈之时,丈夫生前遗嘱:“让孩子成才!”有回响在耳际,于是偷偷的被着孩子卖血,终于在开学之前将学费筹齐!女孩上学走了,很远,为了节省费用,女孩大学四年没有回过一次家!自己在外面打工,每月往家里寄信,告诉妈妈自己的情况,妈妈每月回信也并准时将生活费打在她的账号上!四年时间转眼过去了,女孩毕业了,她要回去了,为了给妈妈一个惊喜,她没有告诉妈妈。下了车,她那颗激动的心,四年没有回家了,没有见过母亲了,飞奔的回到全村唯一的土房子,唯一的一个矮小的房子前————她的家啊!但是生锈的锁让她意识到出事了,但转念一想,不,妈妈还每月给我回信,打生活费呢!开了门,里面布满了灰尘,妈呢?问了邻居,邻居说:“你妈三年前劳累过渡已离开了人世!”“不、不、不可能!我妈每月还给我打生活费呢!!”女孩咆哮道!邻居告诉了事情的一切!你妈病逝之前,告诉了护士还有一个女儿在上学,立下遗嘱,将所有可以卖的器官全部卖了,包括:眼角膜、肾、肺,…………!让护士每月给你打生活费,并以你妈的身份回信!女孩哭了。痛痛的哭了。跪在母亲和父亲坟墓的面前,哭了好久好久!写下了一首诗。最后,这首诗被一作曲家发现,谱上了曲,变成了这首感动无数中国人的《感恩的心》!
文章五:《卡秋莎》的故事“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卡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象明媚的春光……”恐怕没有比五十年代出生的人更熟悉更喜欢这支叫做《卡秋莎》的歌曲了。这支曲调优雅的苏联歌曲自诞生之后立刻传遍了世界,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欢,甚至包括敌人在内。年,莫斯科著名文学家芮宁准备办一本杂志,他把作曲家玛?布朗介尔和诗人米?伊萨柯夫斯基邀请到编辑部,希望他们为创刊号写一首歌。离开编辑部,在归途的汽车上,作曲家对诗人说,他当时在领导一支爵士乐队,他需要一首可供乐队演出的歌曲。伊萨克夫斯基想起了不久前才写下的八行诗,于是当场写下来交给了布朗介尔。歌词所表现的诗情、纯真和音韵美一下子打动了作曲家。歌曲很快就谱成了。乐队指挥维·克努舍维茨基也十分喜爱这首歌,连连催促要其余几段歌词,布朗介尔只好去了一趟雅尔塔。他在疗养地找到伊萨克夫斯基,把他那一大张写满诗句的草稿要了来,从中选出八行诗,这就是现在的《卡秋莎》。歌曲的首次演出在联盟大厦圆柱大厅内举行,获得了巨大成功,演员们不得不重唱了三遍。于是,这首歌很快就在全苏流传开来。一开始人们把它当民歌来唱,往往自行填上各式各样的词。歌曲后来还流传到国外。二战期间,意大利游击队把它的音乐动机发展成为一首叫做《风在呼啸》的战歌;在保加利亚,游击队有时用它作为口令;在法国和美国,也填上其它内容来演唱。年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联军队第一次使用了一种新型的火箭炮,给了德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于是,苏联士兵给这种火箭炮起名为“卡秋莎”。伊萨柯夫斯基在《列宁格勒晚报》上谈到过一段有趣的插曲:在卫国战争期间,一天傍晚,战场上一片沉寂,苏军战士突然听到对面不远处敌人的战壕里传来一阵《卡秋莎》的歌声,而且,这支歌曲居然放了一遍又一遍。苏军战士愤怒了:“怎能让肮脏的法西斯侮辱我们的《卡秋莎》?”于是,战士们出其不意地冲入敌人的战壕,夺回了那张唱片和唱机。布朗介尔曾谈到:“无论我到那个国家,人们必定把我作为《卡秋莎》的作者来介绍。我的朋友不管从多遥远的地方来,必定向我讲起有关《卡秋莎》的故事。我毫不掩饰,这使我很快乐,但又使我很难过。那么多人议论《卡秋莎》,好象我其它歌曲根本不存在。不过真正使我心满意足的终究还是围绕卡秋莎所发生一事。这件事不是发生在巴黎,也不是在佛罗伦萨,也不是在东京,而是在莫斯科。我们乘车到郊外去。突然,沿公路走来迎亲的队伍,现代农民的结婚典礼!他们打扮得漂漂亮亮,兴高彩烈,又唱又跳。他们唱的正是《卡秋莎》,那样清晰,那样委婉动听,我完全被吸引住了。幸福极了!请想想,现在村里人们办喜事竟唱着我的歌!这是对我的劳动成果的最大的奖赏、最高的奖赏。”在伊萨柯夫斯基的家乡乌格拉河畔出现了一座《卡秋莎》纪念馆,那是当地人民出钱出力修建起来的。能工巧匠们就地取材,在一块平地上用整段圆木搭起一座类似俄罗斯传统木屋的象征性建筑,木屋里陈列着各种回忆文章,《卡秋莎》的各种语言的歌词、唱片以及有关这首歌的剪报,还有响着《卡秋莎》旋律的电铃。屋子左边放置了一块球型巨石,石上嵌有一块金属牌子,上面刻着《卡秋莎》的头两行诗句。平地的一边还竖起一段形状奇特的松树杆,样子酷似竖琴,象征着音乐和歌曲。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为一首歌曲而建立的纪念馆。时代不同了,现代人再也不会喜欢这样的歌曲了。以前有个高中文凭就可算是个文化人,而现在,我觉得满大街挤来挤去的都是学士、硕士、博士和MBA。但是现代的人们宁愿花很多钱到演出厅里,看一些不男不女、阴阳怪气的人穿着女人内衣,唱着病句,满舞台小丑般的跳来跳去,我真不知这时代到底是更有文化了还是更没文化了。曲作家玛特维·伊萨柯维奇·布朗介尔(—)。苏联人民艺术家(),苏联国家文艺奖()获得者。他生于乌克兰波切普市一个手艺人的家庭。14岁那年莫斯科爱乐学校学习,17岁在玛斯特福尔剧院主持音乐部。30年代以《游击队员热列兹涅克》和《肖尔斯之歌》一举成名。代表作有《再见吧,城市和乡村》、《等着我》、《在巴尔干的繁星下》和《太阳落山》等;而《卡秋莎》一曲使他获得全民声誉。布朗介尔歌曲的特点是抒情、真挚、纯朴,反映了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体现了苏联年轻人的精神风貌和他们高尚的意向与追求。
文章六:经典歌曲背后的故事—《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
许多歌曲之所以经久不衰,一直被人们吟唱,那是因为一首歌的背后就是一段深情,一个真实的故事,源于生活的作品总是能散发永恒的光芒的…… 《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作者的创作原意无法解释 《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丁晓雯作词,陈志远作曲,林忆莲演唱。 丁晓雯写这首歌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即来源于她的两个朋友的故事。他们是一对夫妻,但是男方是一个在感情问题上很不安分的人,而女方却一直原谅了他的一些错误或是一些出轨的行为,她希望以忍让换得两人感情的和好如初,换得两人的生活平静祥和。可是最后他们还是分了手。这件事给了丁晓雯许多的触动,使她有了对此事在夫妻的感情生活方面做一个深层面诠释的冲动,于是她站在那个女子的角度写下了这首歌,歌名取为《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丁晓雯说:“当初写《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这个歌名,为的是一种比喻,是说一个人的心不安定,而不是说事实他真的不回来。” 歌曲经林忆莲演唱后,立刻引来了各种不同的理解和诠释,从而引发了非常激烈的讨论。 有些年轻的女孩子说这首歌是在写情妇的心声,表达的是对“那个男人一定要回家,而不是回自己这个金屋藏娇的家”行为不悔的心声;而另一些女子则说这首歌是在写怨妇之哀,表达的是她对自己的男人在外玩耍不回家的哀怨。还有许多男子告诉丁晓雯:“这首歌好像就在写我自己……”最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个妇女团体竟然提出抗议,希望禁止这首歌的演唱。因为她们认为这首歌在鼓吹不良的社会风俗,鼓励男人们不回家。 这是怎么回事?丁晓雯不解:“当初我是站在女方的角度去写这首歌,没想到是女性联盟来反对我。” 经过对种种社会反映的归纳分析后,丁晓雯发觉:“一首歌会引起这么大的回响与讨论,就在于社会上的不同的角色、不同的人物,他们都觉得这首歌写到了他们某一部分的心声,就产生了共鸣。”她更惊异于一首歌对人的影响是如此之大,所以在以后的创作中,她都要尽量避免写一些不健康的题材,甚至歌曲内容如果比较灰色,她会用一个释然的态度去做结尾,来提高歌曲的亮色成份。 多年之后,回顾发生在这首歌身上的事情,丁晓雯觉得十分有趣,她再一次强调说:“这首歌源自一个真实的故事,然后发展出来一些影响。其实故事很简单,我想千千万万的人,大概百分之八十的女生都会碰到这样的情形,不过我要说的是,我当初并不是在写一个很真实的、很实际的一个所谓不回家的行为,而是在讲一个人在感情态度上面的不安定。”
责任编辑:
点亮心中的爱◆我们的宗旨是:因为有你,我们将做得更好!!!
◆你可以通过搜索公众(千里共良宵古代白癜风偏方北京白癜风医院是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