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银川晚报_晚报特点 > 晚报简介 > 六盘人文第048期秦志峰记

六盘人文第048期秦志峰记

发布时间:2016-11-30 2:03:40   点击数:
作者简介zuozhejianjie

年生于宁夏中卫,一边务工务农,一边读书写作。酷爱读书,创作文学作品多篇。散文《快乐,看上去很美》《回忆一张军人照》《我的湖居生活》《豆花飘香》入选:银川晚报副刊。散文《包裹里的爱》《深爱》《书信情思》《车站》等被宁夏《新消息报?民谣》刊载。散文随笔《塞上朔风忆贤亮》《悠悠岁月说平凡》《感恩》《书香满怀气自华》,亲情散文《感恩》刊载于《银川日报》。散文《回家》刊载于《固原日报》。散文《美丽宁夏——中国梦,我的梦》获中国梦,我的梦宁夏征文二等奖。诗歌《我们永远把正义歌唱》,《书香湖城里的幸福生活》等多篇作品被刊登在《中卫日报》副刊。诗歌:《大中卫礼赞》入选美丽宁夏丛书,其他作品散见区内《沙坡头》、《红枸杞》、《老龙潭》、《盐州文苑》、《贺兰》等文学期刊。

散文天地

秦志峰

用文字表达心情以文学慰藉心灵

记住乡愁

秦志峰(宁夏中卫)

每逢佳节倍思亲,也难忘乡愁。记得儿时每到春节的时候,我就开始掰着小手指盘算爹回家的日子。爹安排好乡林场的工作,风尘仆仆的回来了。带给我几根“棒棒糖”,捎回来一本书,香甜着我童年的梦,让我无比的幻想着未来。

那些年月,爷爷带我去村部看露天电影《闪闪的红星》和《小兵张嘎》,也看戏剧片《辕门斩子》和《樊梨花》,当我穿过麦浪滚滚的夏田时,没忍住飘香麦穗的诱惑,弯进田里捋了一把麦穗,走到正道,不见了爷爷,我哭喊着一溜烟回了家,给娘诉苦,娘却给我讲爹小时候糟践庄稼得到雷同的教训……

那些岁月,每逢春节,爷爷带领着一队村民挨家逐户舞龙耍狮。也带着我们祭拜列祖列宗,叩谢天地神灵,那时的爷爷是最上心,最认真,最庄重的!就连上正大月的“人七马八,九果十菜”的时日,爷爷也念念不忘,铭刻在心。在我现在读来——爷爷就是一本农历,一段民俗春秋,一个家庭文化的符号……那些年的每岁春节,爷爷都被邀请到村部,帮衬着吹拉弹唱,演村戏,我也会蹭到戏台后面,看戏如人生。爷爷琴棋书画,样样都好。构思、创作写对子,描龙画凤整村人无人能比。

我对爷爷说教的上善若水的水之美德和雄鸡的五德总是糊里糊涂;对爹教授的“子曰诗云”也是一知半解;对娘灯下缝衣,雪地迎儿的举动也不甚明白。爷爷对叔伯爹姑一向严厉,对我关爱有佳,而那一次“踩踏麦穗事件”却令我终生难忘。

可现在随着时光的飞逝,我读懂了春华秋实一般无私的亲人,明白了乡愁的无比珍贵。

如今,乡愁似梦,频频袭来。那些抑仰顿锉的秦腔,颇有意义的童谣,吱吱呀呀的水车,随风而逝的风车,旋转的陀螺,飘香的稻麦,扬蹄啸西风的白马,摇春光的老黄牛,头蹄俱黑的小毛驴,熟悉的磨面坊,童年的游戏,远行的民俗,渐行渐远……

走过四季,依然憧憬春天里的杨柳风扑面而来;走过岁月,年轮里雕刻着记住乡愁,感恩春秋……

民俗渐远,乡愁更近。如今,东方风来满眼春,乡愁频频入梦来。爷爷将他未写完的唱本《秦家滩》交给了父亲,父亲又传承给了我,而我将继续撰写,在发黄的扉页爷爷写下了“天道酬勤”,父亲写下了“勤能补拙”,我依样画葫芦,写下了“记住乡愁”四个字,准备将来交给儿孙,代代相传……

一路走来,乡愁成了铭刻在心底的年轮,挥之不去。记住乡愁,伴随梦想,我们且行且珍惜!

六盘山诗文告知

宗旨:用文字表达心情,以文学慰藉心灵

板块:经典欣赏,文学之乡,原创天地,摄影绘

画,六盘人文,六盘前哨,域外交流等

发布:每周1—3期。

投稿信箱:

qq.







































专家教您正确使用滴耳液
分享维E面霜的正确使用方法你确定你


转载请注明:http://www.gjhfuwu.com/wbjj/244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