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银川晚报_晚报特点 > 晚报群众 > 银川晚报新文化李振文银川2015新春全

银川晚报新文化李振文银川2015新春全

发布时间:2016-10-2 17:51:53   点击数:
银川晚报新文化李振文银川2015新春全 银川全城寻味春节即至,故乡、记忆、回家……又成为弥漫的心情。味蕾是人最敏感的心弦,对故乡的怀念方式有好多种,但这一种却是最能迅速抵达。本期银川晚报新文化,我们寻访了十多位定居银川,故乡却在他处的人。让我们一起循着他(她)们的美食记忆,感受舌尖之上的年味,寻找美食背后的乡情。寻食味进了腊月,年就越来越近了。本次采访中,有一位原籍山西的受访者刘蒙,给我们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一年,尚且单身的他,在银川过了离家后的第一次异乡春节。白天事忙完了,年三十晚上一下子感觉很孤单。想家,想家里的父母亲。他就想着自己该吃点什么呢?想来想去,就想到了小时候母亲常做的一道食物——面辣汤。他就打电话跟母亲问怎么做,好在材料简单,他在房间里自己就能弄。大年三十,屋外不断响着鞭炮的声音。他就一个人悄没声息地吃着自己模仿母亲做的面辣汤,一边吃一边不争气地掉眼泪……离家了,漂泊了,故乡渐渐就变成了一个住在心上的远方。除了止不住的想念,或者买上一张车票劳碌奔波,能够帮我们抵达故乡的方式,大概只有一碗故乡的食物最为迅速和敏锐了。寻乡味茅台是大家都知道的名酒,独产于贵州茅台镇。历史上,异地复制茅台酒的尝试很多,即便材料、技术完全一样,也已被证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原因何在?茅台镇,夏热冬暖少雨,有着独特的地理气候。更为关键的是,这里数百年的酿造史,为它积累了独特的微生物群。这些与酿酒密不可分的微生物,漂浮在河谷里,看不见、摸不着,却无处不在,是它们成就了这里不可复制的酒香味道。其实,美食也是如此。越来越便捷的交流,让原本分居各处的地方美食变得举手可得,然而它们却又是不可复制的。且不论工业化批量生产带来的口感与风味的折损。很多时候,我们是因为故乡才将某种食物记在了心里,那种味道跟故乡有关,跟记忆相连,如果脱离了这些,美味也就不再是美味了。寻家味不过,有一份寄托总是好事,哪怕它打了折扣。同时,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可复制,美食、过年、故乡,总是那么紧密相连,共同指向一个叫做“家”的地方。还是一个本次采访中收集到的故事。原籍山东的吴莉,讲到她初到银川的一段经历,那时她刚大学毕业来到银川工作。银川的冬天,干燥而寒冷,一次加班晚了,从单位回到住处,已是晚上十点多。推开清冷的屋门,她突然有种想家的冲动。想起小时候冬天放学回来,外面很冷,但一进家门,母亲揭开蒸好饭菜的锅盖,蒸汽顿时弥漫开来,弥散在房间里,钻进自己的鼻孔里……于是,她就在煤气灶上烧开了一锅水,揭开锅盖,让那蒸汽在房间里弥散着,她则静静地坐在其中,呼吸着,感受着……在她的记忆里,那是一种叫做“家”的味道。异地,思乡;过年,回家。只要那个家还在,就是一份无法割舍的牵挂。一道食物所指向的那份家的味道,是故乡,是亲情,是一份每个人都在寻找的安全感与归属感。本期文字:李振文本期编辑:乔小鱼







































小腿白癜风泡洗药方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便宜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gjhfuwu.com/wbqz/1559.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