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沧州渤海新区召开黄骅港吞吐量突破2亿吨新闻发布会。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新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经济时报、现代物流报、北京日报、河北新闻网、河北广播电视台、燕赵都市报、沧州日报、沧州晚报、沧州电视台等媒体争相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中国新闻网、中国经济网、人民网、环球网、搜狐网、新浪网、网易等知名网站纷纷转载。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5日下午15:00,共发布消息19篇,转载余次。
国家级媒体
新华社
河北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吞吐量突破2亿吨
新华社石家庄12月1日电(记者高博李俊义)今年前10个月,河北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吞吐量达到2.04亿吨,同比增长49%,增速名列全国沿海主要港口首位。
12月1日,在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吞吐量突破2亿吨的新闻发布会上,沧州港务集团董事长赵振清表示,继年吞吐量突破1亿吨后,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经过5年的快速发展,吞吐量突破2亿吨,这意味着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正式成为我国煤炭下水第一大港,其作为西煤东运、北煤南运枢纽港地位日渐巩固。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不遗余力的推进基础建设,累计投资多亿元完善港口功能,已建起20万吨级航道和33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实现了从单一的煤炭输出港到现代化综合大港的转变,今年前10个月,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0万标箱,同比增长24%。
为优化通关环境,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建立起多个部门组成的“大通关体系”,海事、检验检疫、公安等部门不断完善联检制度,在保障船舶和港口安全的同时,实施一次性共同查验。黄骅边防检查站还推出预约办证、网上报检等便民服务,使船舶在港停泊时间大幅缩短,让企业运营成本降低40%。
今年6月,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至德国杜伊斯堡的第一列中欧国际集装箱班列首发;7月,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口岸综合港区对外开放;9月,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至东南亚首条国际直航航线开通,这都为加快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枢纽化、国际化进程奠定了基础。截至目前,已有中海、中远、中谷新良等20多家公司在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开通集装箱航线13条。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作为中国三大港口群的重要成员,处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合作发展、‘一带一路’等叠加区域,由此带动的货源生成量非常可观。”沧州渤海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国栋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新浪、网易、中国日报网、环球网、中国江苏网、东方网、21cn等媒体转载。
新华社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吞吐量破2亿吨
成为我国第一大能源港
12月1日,轮船靠泊在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
记者从河北省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吞吐量突破2亿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前10个月,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吞吐量达到2.04亿吨,同比增长49%,增速名列全国沿海主要港口首位,成为我国第一大能源港。(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新浪、网易、中国商务新闻网、河北新闻网等媒体转载。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新闻联播》年12月4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吞吐量突破2亿吨
成为我国第一大能源港
央广网沧州12月1日消息(记者王志达)记者从12月1日召开的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吞吐量突破2亿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前10个月,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吞吐量达到2.04亿吨,同比增长49%,增速名列全国沿海主要港口首位,成为我国第一大能源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0万标箱,同比增长24%。这标志着继年吞吐量首破亿吨后,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经过五年的快速发展,又跃升到新台阶,彰显新活力。
据悉,位于渤海湾穹顶处、拥有20万吨级航道和33个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是近年来环渤海港口群中最具成长性的深水枢纽大港和中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
立足快速提升吞吐量,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各运营单位不遗余力激发活力,增强动力。
优良的通关环境是港口运营的坚实保障。基于此,沧州渤海新区建立起多个部门组成的“大通关体系”:海事、检验检疫、公安等部门不断完善联检制度,在保障船舶和港口安全的同时,实施一次性共同查验;工商、安监、银行、税务等单位加强负责对船代、货代等中介服务企业的管理,便利外汇结算,倡导诚信服务,引导公平有序竞争;沧州海关主动将窗口“前移”,做到服务“零距离”;黄骅边防检查站推出预约办证、网上报检等便民服务,使船舶在港停泊时间大幅缩短,企业运营成本降低40%。
尤为重要的是,沧州渤海新区充分发掘其沿海自宋金时期就是海上丝绸之路北起始点的历史底蕴,抢抓“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机遇,全力实施“港口国际化”战略。年7月,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口岸综合港区正式对外开放获国务院批复;今年6月30日,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至德国杜伊斯堡的第一列中欧国际集装箱班列成功首发;9月9日,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至东南亚首条国际直航航线正式开通;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至韩国仁川港的滚装班轮以及到柬埔寨、越南的国际直航航线开通在即。至此,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左手”联通欧洲,“右手”触及东南亚,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交汇点,由单一的煤炭输出港跻身综合性现代化国际大港行列。
港口兴,物流火。沧州渤海新区以全新理念布局港口、物流互动发展。以港口为龙头,瞄准打造“环渤海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初步形成了集煤炭、矿石、石化、建材、钢材、汽车及零部件、农副产品、粮油等“八大交易中心”为一体的物流产业发展格局,打通和组建了多条物流链。
着眼推动物流产业提速提质,沧州渤海新区出台了《关于扶持物流贸易发展的优惠政策》、《关于支持黄骅港集装箱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关于促进物流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多项优惠政策。截至目前,累计为31家物流企业补贴资金万元,对集装箱产业相关的9家企业补贴资金万元。
港口优势与政策优势叠加,“吸聚效应”显著。年,沧州渤海新区物流业增加值达到亿元,增长10.7%;全区物流贸易企业达到家,物流贸易总税收达到18.2亿元,同比增长25%;区内注册车辆达到5万辆;全区亿元以上在建及新开工物流项目36个,总投资亿元。
依托港口的引领、物流的畅通,沧州渤海加快推进黄骅港综合保税区、韩国产业园、中欧产业园等开放平台建设,其中,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综合保税区年内具备封关运营条件;韩国产业园内,落地以韩国世原汽车零部件、星宇汽车零部件为代表的韩资项目个,总投资5.38亿美元;中欧产业园已同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荷兰等国的企业和高校,在高端装备制造、通用航空、教育合作等领域签署了总投资超过亿元的合作协议,捷克架两座飞机制造、斯洛伐克矫正鞋电子商务、波兰垃圾加工合成蜡设备制造等一批优质项目进展顺利,催动沧州渤海新区向世界级开放型经济引领区迈进。
环球网、网易、凤凰网、大河网、东方网等媒体转载。
人民日报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吞吐量突破2亿吨
《人民日报海外版》(年12月02日第03版)
今年前10个月,河北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吞吐量达到2.04亿吨,同比增长49%,增速名列全国沿海主要港口首位,成为我国第一大能源港。图为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综合港区散杂货码头的门机在作业。(本报记者史自强摄)
人民网、网易等媒体转载。
中新社
借力“一带一路”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吞吐量突破2亿吨
资料图黄骅港中新社发翟羽佳摄
中新社沧州12月1日电(皮家琪陈林)河北沧州渤海新区12月1日对外发布,继年吞吐量首破亿吨后,今年前10个月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吞吐量达到2.04亿吨,同比增长49%,增速名列全国沿海主要港口首位,成为中国第一大能源港。
位于渤海湾穹顶处、拥有20万吨级航道和33个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是近年来环渤海港口群中最具成长性的深水枢纽大港和中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沧州渤海新区充分发掘其沿海自宋金时期就是海上丝绸之路北起始点的历史底蕴,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全力实施“港口国际化”战略。
今年6月,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至德国杜伊斯堡的第一列中欧国际集装箱班列首发;9月,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至东南亚首条国际直航航线正式开通。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至韩国仁川港的滚装班轮以及到柬埔寨、越南的国际直航航线也开通在即。至此,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左手”联通欧洲,“右手”触及东南亚,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交汇点,由单一的煤炭输出港跻身综合性现代化国际大港行列。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国家战略,沧州渤海新区与京津两地合作日益加密。目前,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已吸引68家医药企业落户,其中20家企业开工建设,2家竣工企业顺利获得北京市食药监局通过异地监管颁发的试生产许可证。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与天津港的合作也将日渐加密。沧州港务集团董事长赵振清表示,天津港作为百年老港,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是新兴港口,两港间开展合作,将使天津港经验丰富、实力雄厚的优势与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潜力巨大、动力强劲的优势有机结合,共同打造环渤海地区综合实力最强、最具成长性的港口组合,开创新的合作共赢模式。
中国经济网、中国新闻网、新浪、凤凰、大河网、中国江苏网、扬子晚报网、大公网等媒体转载。
经济日报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吞吐量逾2亿吨
经济日报年12月2日02版
12月1日,轮船靠泊在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本报河北沧州12月1日电(记者雷汉发、通讯员哈聪杰报道)今年前11个月,河北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吞吐量达到2.25亿吨,同比增长49%,增速名列全国沿海主要港口首位,跃升为我国第一大能源港。这是记者从今天召开的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吞吐量突破2亿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据介绍,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拥有20万吨级航道和33个万吨级以上泊位,于年实现综合港区开航后,年实现吞吐量过亿吨,5年后吞吐量突破2亿吨,同时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0万标箱,同比增长24%。
环球网、网易、新浪、大河网、东方网、河北共产党员网、中国西藏网、中国经济网、中国商务新闻网转载。
工人日报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吞吐量突破2亿吨
12月1日电(记者蒋菡)记者今天获悉,今年前10个月,河北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吞吐量达到2.04亿吨,同比增长49%,增速名列全国沿海主要港口首位,成为我国第一大能源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0万标箱,同比增长24%。
据悉,位于渤海湾穹顶处、拥有20万吨级航道和33个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是近年来环渤海港口群中最具成长性的深水枢纽大港和中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截至目前,已有中海、中远等20多家船公司在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开通集装箱航线13条,其中,外贸内支线2条,内贸干线6条,内贸支线5条。
沧州渤海新区自宋金时期就是海上丝绸之路北起始点,当下,他们抢抓“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机遇,全力实施“港口国际化”战略。年7月,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口岸综合港区正式对外开放获国务院批复;今年6月30日,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至德国杜伊斯堡的第一列中欧国际集装箱班列成功首发;9月9日,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至东南亚首条国际直航航线正式开通。至此,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左手”联通欧洲,“右手”触及东南亚,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交汇点,由单一的煤炭输出港跻身综合性现代化国际大港行列。
优良的通关环境是港口运营的坚实保障。基于此,沧州渤海新区建立起多个部门组成的“大通关体系”。黄骅边防检查站推出预约办证、网上报检等便民服务,使船舶在港停泊时间大幅缩短,企业运营成本降低40%。
港口兴,物流火。沧州渤海新区以全新理念布局港口、物流互动发展。以港口为龙头,瞄准打造“环渤海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初步形成了集煤炭、矿石、石化、建材、钢材、汽车及零部件、农副产品、粮油等“八大交易中心”为一体的物流产业发展格局,打通和组建了多条物流链。
着眼推动物流产业提速提质,沧州渤海新区出台多项优惠政策。截至目前,累计为31家物流企业补贴资金万元,对集装箱产业相关的9家企业补贴资金万元。
港口优势与政策优势叠加,“吸聚效应”显著。年,沧州渤海新区物流业增加值达到亿元,增长10.7%;全区物流贸易企业达到家,物流贸易总税收达到18.2亿元,同比增长25%;区内注册车辆达到5万辆;全区亿元以上在建及新开工物流项目36个,总投资亿元。
中国经济时报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打造环渤海现代商贸物流基地
《中国经济时报》年12月2日A07版
日前,本报记者从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吞吐量突破2亿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前10个月,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吞吐量达到2.04亿吨,同比增长49%,增速名列全国沿海主要港口首位,成为我国第一大能源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0万标箱,同比增长24%。这标志着继年吞吐量首破亿吨后,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经过五年的快速发展,又跃升新台阶。
据悉,位于渤海湾穹顶处、拥有20万吨级航道和33个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是近年来环渤海港口群中最具成长性的深水枢纽大港和中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
沧州渤海新区充分发掘其沿海自宋金时期就是海上丝绸之路北起始点的历史底蕴,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全力实施“港口国际化”战略。年7月,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口岸综合港区正式对外开放获国务院批复;今年6月30日,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至德国杜伊斯堡的第一列中欧国际集装箱班列成功首发;9月9日,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至东南亚首条国际直航航线正式开通;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至韩国仁川港的滚装班轮以及到柬埔寨、越南的国际直航航线开通在即。至此,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左手”联通欧洲,“右手”触及东南亚,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交汇点,由单一的煤炭输出港跻身综合性现代化国际大港行列。
港口兴,物流火。沧州渤海新区以全新理念布局港口、物流互动发展。以港口为龙头,瞄准打造环渤海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初步形成了集煤炭、矿石、石化、建材、钢材、汽车及零部件、农副产品、粮油等“八大交易中心”为一体的物流产业发展格局,打通和组建了多条物流链。
着眼推动物流产业提速提质,沧州渤海新区出台了《关于扶持物流贸易发展的优惠政策》《关于支持黄骅港集装箱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关于促进物流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多项优惠政策。截至目前,累计为31家物流企业补贴资金万元,对集装箱产业相关的9家企业补贴资金万元。
港口优势与政策优势叠加,吸聚效应显著。年,沧州渤海新区物流业增加值达到亿元,增长10.7%;全区物流贸易企业达到家,物流贸易总税收达到18.2亿元,同比增长25%;全区亿元以上在建及新开工物流项目36个,总投资亿元。(本报记者唐沙砂)
现代物流报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吞吐量突破2亿吨
《现代物流报》年12月2日A08版
记者从12月1日召开的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吞吐量突破2亿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前10个月,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吞吐量达到2.04亿吨,同比增长49%,增速名列全国沿海主要港口首位,成为我国第一大能源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0万标箱,同比增长24%。这标志着继年吞吐量首破亿吨后,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经过五年的快速发展,又跃升到新台阶,彰显新活力。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企业不遗余力地推进基础建设,拓展市场、做大增量;打造一流的通关环境,实施“港口国际化”战略,发展现代临港产业,深化改革创新等方面。
据了解,立足快速提升吞吐量,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各运营单位激发活力,增强动力。沧州渤海港务有限公司、沧州黄骅港矿石港务公司采用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合理组织作业,全方位保证货主最大利益和货物安全,并深入冀中南、鲁北、豫北、山西、陕西、内蒙古等腹地宣传推介,在邢台、石家庄、德州、衡水、银川、西安等地设立业务办事处,吸引大量货源递增来港;神华黄骅港务有限公司创新泊位组织模式,优化作业流程,提高装船效率,前10个月煤炭吞吐量同比增长50%以上。同时,“东出西联”“北上南下”多角度开辟运输新航线。截至目前,已有中海、中远、中谷新良、上海合德、泉州安通、大连集发和洋浦港丰等20多家船公司在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开通集装箱航线13条,其中,外贸内支线2条,内贸干线6条,内贸支线5条。(记者王建江)
省级媒体
北京日报
吞吐量5年翻一番,成国内第一大能源港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10个月吞吐量超2亿吨
《北京日报》年12月05日08版
河北沧州渤海新区12月1日宣布,今年前10个月,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吞吐量达到2.04亿吨,同比增长49%,增速位居全国沿海主要港口首位,货物吞吐量居全国主要港口第13位。这也是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年首破亿吨后,吞吐量首次翻番,并成为国内第一大能源港。
北方六省区新出海口
位于渤海湾穹顶处的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是我国北方和中西部地区陆运距离最短的出海口,依靠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和政策优势,不断加密航线,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今年前10个月,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仅集装箱吞吐量就超过50万标准箱。
目前,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直接经济腹地已延伸覆盖到冀中南、晋中南、鲁北、豫北、陕西、内蒙古等北方地区,面积近80万平方公里,涉及43个地市、近1.4亿人口,服务区域内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万亿元。
为增加港口货源,在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临港区域发展港口配套物流产业,在沧州市区—近港公里范围内发展出港外贸产业,在冀鲁区域—近港公里辐射范围内,未来可望组织3.6亿吨货源,生成75万标箱集装箱货物。
在更大的货源范围区,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通过通往内陆腹地的朔黄铁路沿线向西向北延伸,可通达我国重要的能源、矿产、农业资源基地,是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未来吞吐量的主要生成地。而另一条海陆连接线——邯黄铁路延伸线途经河南安阳、山西长治、陕西西安等战略节点。
随着石衡沧港城际铁路、邯黄高速、曲港高速、石港高速、环渤海城际铁路以及沧州渤海新区中捷通用机场的启动建设,以港口为龙头,连接京津及周边省份和中西部地区的物流贸易大通道将更加快捷、更加密集。
随着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运营规模不断扩大,沧州渤海新区物流产业迅速发展。年沧州渤海新区物流业增加值达到亿元,同比增长10.7%;全区物流贸易企业达到了家,物流贸易总税收达到18.2亿元,同比增长25%;区内注册车辆达到5万辆;全区亿元以上在建及新开工物流项目36个,总投资亿元。
沧州渤海新区专门出台了扶持物流贸易发展的优惠政策。截至目前,累计为31家物流企业补贴资金万元,对集装箱产业相关的9家企业补贴资金万元。
津黄港口群业务将整合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与天津港地缘相近,今后是竞争对手还是合作伙伴?沧州港务集团董事长赵振清表示,包括津黄在内的环渤海港口群未来将参照宁波舟山港模式,加大业务整合力度,实施专业分工。他还透露,天津港将与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共建综合港区二港池,实现“资本纽带链接”。
天津港起步早、经验足、实力强,但由于发展基数大,导致发展速度有所欠缺;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作为新兴港口,起步晚、经验少,但发展速度迅猛,吞吐量增速高居全国第一,势头强劲。两港间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大。
航运业的不断发展,将倒逼航运企业进一步优化分工,同时更会对各大港口管理运营提出更高的要求。未来,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将进一步提高大宗散杂货吞吐能力,天津港则重点发展集装箱吞吐能力,实现机动化合作。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与天津港间的合作,将有利于货源的进一步集聚,提高疏港和进出口效率,降低运输损耗,避免重复性建设和恶性竞争,为环渤海港口融合树立模板式学习典范。
据介绍,津冀两地正在加快推进港口全方位合作,近海集装箱航线、大宗散货业务等向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转移,巩固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作为全国最大煤炭下水港的地位。
借力港口布局“八大中心”
沧州渤海新区“靠海吃海”,依托港口发展加速聚集物流项目,明确了“八大交易中心”的产业发展格局。
渤海新区将建设煤炭交易中心,主要建设煤炭港区国家储煤基地(神华)、大宗散货(煤炭)物流园、京海煤炭物流园、羊二庄煤炭交易中心。矿石产品交易中心主要建设大宗散货(矿石)物流园、中晟矿石物流基地、中铁矿石保税项目。石化产品交易中心主要建设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原油码头和化学品码头、临港化工品交易市场、中捷石化工业园。
在非能源领域,建材交易中心主要建设万国石材商贸城、华北进口木材产业园、广东建筑陶瓷集散地。钢材交易中心主要建设钢板、冷扎板、管道管件交易市场。汽车及零部件交易中心主要建设北汽华北(黄骅)汽车产业基地、韩国世原汽车零部件项目、韩国星宇汽车部件生产制造项目、黄骅天和二手车交易市场、沧州渤海新区废旧汽车拆解项目。
在保障国家食品安全方面,拟建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重点建设南大港顺心蔬菜交易中心、新区现代农业物联网产业基地、海洋经济产业园区水产品交易中心、渤海水产品交易中心。粮油交易中心则主要建设美国嘉吉粮油加工基地、和润粮食物流加工基地、中储粮中央直属库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基地。
吞吐量冲刺5亿吨
按照《黄骅港总体规划》,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共分为四个港区,分别为:综合港区、散货港区、煤炭港区和河口港区。规划陆域面积平方公里,规划水域面积约1平方公里,港口岸线长度67公里,规划0吨级至20万吨级泊位个,通过能力约10亿吨。其中,综合港区规划泊位52个,散货港区规划泊位49个,煤炭港区规划泊位32个,河口港区规划泊位76个。
目前,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已累计完成投资亿元。新建航道2条,其中,煤炭港区航道长43公里,底宽米,底标高-14.5米,可实现10万吨级船舶乘潮、5万吨级船舶双向通航;综合港区航道长58公里,底宽米,底标高-19米,可实现20万吨级船舶乘潮通航。新建码头4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3个,设计通过能力2.亿吨,预计年度完成吞吐量2.5亿吨,同比增长50%。
记者了解到,未来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综合港区航道将拓宽至米,实现30万吨级原油船舶减载、10万吨级散货船舶双向通航;将煤炭港区航道浚深至-15.6米,拓宽至米,实现12万吨级油船乘潮、7万吨级散货船舶双向通航。
新增LNG、滚装、客轮、邮轮、多用途码头作业区,使港口功能更加齐全,结构更加合理。到年,港口吞吐量力争达到5亿吨,集装箱完成万标箱,邮客人数达到5万人,实现综合性国际大港目标。(本报记者王东亮)
凤凰网、网易、京报网转载。
河北新闻网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吞吐量突破2亿吨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王晓乐、皮家琪河北日报记者周万良)12月1日,笔者从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吞吐量突破2亿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前10个月,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吞吐量达到2.04亿吨,同比增长49%,增速名列全国沿海主要港口首位,成为我国第一大能源港。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0万标箱,同比增长24%。这标志着继年吞吐量首破亿吨后,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经过五年的快速发展,又跃升到新台阶。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是环渤海港口群中,最具成长性的深水枢纽大港和中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近年来其吞吐量不断提升,与港口的不断发展,航线的不断开拓密切相关。目前,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拥有20万吨级航道和33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其综合港区正式对外开放已获国务院批复,至德国杜伊斯堡的中欧国际集装箱班列和东南亚首条国际直航航线开通。并有中海、中远、中谷新良、上海合德、泉州安通、大连集发和洋浦港丰等20多家船公司,开通集装箱航线13条,其中,外贸内支线2条,内贸干线6条,内贸支线5条。以港口为龙头,瞄准打造“环渤海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沧州渤海新区初步形成了集煤炭、矿石、石化、建材、钢材、汽车及零部件、农副产品、粮油等“八大交易中心”为一体的物流产业发展格局。
同时,立足快速提升吞吐量,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各运营单位不遗余力激发活力,增强动力。沧州渤海港务有限公司、沧州黄骅港矿石港务公司采用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合理组织作业,全方位保证货主最大利益和货物安全,并深入冀中南、鲁北、豫北、山西、陕西、内蒙古等腹地宣传推介,在邢台、石家庄、德州、衡水、银川、西安等地设立业务办事处,吸引大量货源递增来港;神华黄骅港务有限公司创新泊位组织模式,优化作业流程,提高装船效率,前10个月煤炭吞吐量同比增长50%以上。
为营造优良通关环境,沧州渤海新区建立起多个部门组成的“大通关体系”:海事、检验检疫、公安等部门不断完善联检制度,在保障船舶和港口安全的同时,实施一次性共同查验;工商、安监、银行、税务等单位加强负责对船代、货代等中介服务企业的管理,便利外汇结算,倡导诚信服务,引导公平有序竞争;沧州海关主动将窗口“前移”,做到服务“零距离”;黄骅边防检查站推出预约办证、网上报检等便民服务,使船舶在港停泊时间大幅缩短,企业运营成本降低40%。
河北广播电视台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成为我国最大能源港
记者从今天(12月1日)上午举行的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吞吐量突破2亿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前10个月,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吞吐量达到2.04亿吨,同比增长49%,增速名列全国沿海主要港口首位,成为我国第一大能源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0万标箱,同比增长24%。这标志着继年吞吐量首破亿吨后,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经过五年的快速发展,又跃升到新台阶,彰显新活力。
据悉,位于渤海湾穹顶处、拥有20万吨级航道和33个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是近年来环渤海港口群中最具成长性的深水枢纽大港和中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记者:朱连学,王美中,刘菁,付建岭,吴思妤)
河北经济日报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吞吐量突破2亿吨
成为我国第一大能源港
《河北经济日报》年12月3日头版
本报讯(记者孙毅)记者日前从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吞吐量突破2亿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前10个月,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吞吐量达到2.04亿吨,同比增长49%,增速名列全国沿海主要港口首位,成为我国第一大能源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0万标箱,同比增长24%。这标志着继年吞吐量首破亿吨后,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经过5年的快速发展,又跃升到新台阶,彰显出新活力。
位于渤海湾穹顶处、拥有20万吨级航道和33个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是近年来环渤海港口群中最具成长性的深水枢纽大港和中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截至目前,已有中海、中远等20多家船公司开通集装箱航线13条。
今年以来,沧州渤海新区抓住“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机遇,全力实施“港口国际化”战略。6月30日,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至德国杜伊斯堡的第一列中欧国际集装箱班列成功首发;9月9日,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至东南亚首条国际直航航线正式开通;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至韩国仁川港的滚装班轮以及到柬埔寨、越南的国际直航航线开通在即。
同时,沧州渤海新区以全新理念布局港口、物流互动发展,初步形成了集煤炭、矿石、石化、建材、钢材、汽车及零部件、农副产品、粮油等“八大交易中心”为一体的物流产业发展格局,打通和组建了多条物流链。
河北政府网转载。
燕赵都市报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
从单一煤炭输出港华丽变身深水枢纽大港
《燕赵都市报》(年12月5日)05版
“纵观时代大势看河北,我们拥有大有可为走新路的历史机遇。中央大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特别是从国家层面布局展开一批重大历史性工程,将给我省带来不可估量的发展势能。”在省第九次党代会上,赵克志同志指出,今后五年,我们要着力强化四大发展功能,而“打造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培育世界级商贸物流产业集群,现代商贸物流业成为全省重要支柱产业”排在了第一位。此外,他还在报告中“点名”要推进包括沧州渤海新区在内的重大承接平台建设,着力打造发展战略支点。
作为一直以来以“打造河北沿海增长极”为己任的沧州渤海新区,又一次站到了前台。面对新的历史机遇,沧州渤海新区又有怎样的突破与规划呢?
吞吐量破2亿吨变身深水枢纽港
今年前10个月,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吞吐量达到2.04亿吨,同比增长49%,增速名列全国沿海主要港口首位,成为我国第一大能源港。同时,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0万标箱,同比增长24%。
沧州渤海新区累计投资多亿元完善港口功能,建起20万吨级航道和33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实现了从“守港待客”到“扩港迎客”的转变、从单一的煤炭输出港到现代化综合大港的转变。如今,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已经成为环渤海港口群中最具成长性的深水枢纽大港和中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吞吐量突破2亿吨对沧州渤海新区乃至广阔腹地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它意味着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已成为全国最具成长性的深水亿吨大港,正式成为全国煤炭下水第一大港。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重要交汇点,已经从单一的煤炭输出港“变身”为现代化的国际深水枢纽大港。
“八大交易中心”布局物流产业集群
物流产业是沧州渤海新区的主导产业之一。年沧州渤海新区物流业增加值达到亿元,同比增长10.7%;全区物流贸易企业达到了家,物流贸易总税收达到18.2亿元,同比增长25%;全区亿元以上在建及新开工物流项目36个,总投资达亿元。
近年来,沧州渤海新区加速聚集物流项目,明确了“八大交易中心”的产业发展格局:煤炭交易中心、矿石产品交易中心、石化产品交易中心、建材交易中心、钢材交易中心、汽车及零部件交易中心、农副产品交易中心、粮油交易中心。
“三区两线”开拓腹地市场
腹地广阔是港口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但是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与有些沿海港口在腹地上却有所重叠。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面积近80万平方公里,涉及43个地级市、近1.4亿人口、2万多亿元GDP。沧州渤海新区重点明确了“三区两线”的腹地开拓方向。
其中“三区”指的是临港区域、沧州市域、冀鲁区域。临港区域指的是近港50公里辐射范围内的区域。全力发展临港产业,特别是与港口相配套的物流产业;沧州市域指的是近港公里辐射范围内的区域。沧州进出港货物以外贸为主;冀鲁区域指的是近港公里辐射范围内的区域。地区货运总量3.6亿吨,集装箱生成量75万标箱。
“两线”指的是朔黄铁路沿线和邯黄铁路延伸线。朔黄铁路沿线向西向北延伸,这个区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矿产、农业资源基地,是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未来吞吐量的主要生成地;邯黄铁路延伸线途经河南安阳、山西长治、陕西西安等战略节点。
未来:朝着“综合性国际大港”进发!
新的发展时期给了沧州渤海新区新的挑战,更给了沧州渤海新区新的机遇。按照《黄骅港总体规划》,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共分为四个港区,分别为:综合港区、散货港区、煤炭港区和河口港区。规划陆域面积平方公里,规划水域面积约1平方公里,港口岸线长度67公里,规划0吨级至20万吨级泊位个,通过能力约10亿吨。
这样一幅蓝图正在用汗水一点一滴地变成现实。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的高速增长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今后,沧州渤海新区进一步加快港口建设,完善港口功能。到年,港口吞吐量力争达到5亿吨,集装箱完成万标箱,邮轮、客轮人数达到5万人,跻身世界大港行列,实现“综合性国际大港”的目标。(本报驻沧州记者李家伟)
长城网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吞吐量突破2亿吨
同比增长49%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吞吐量突破2亿吨新闻发布会。董传辉供图
长城网沧州12月2日讯(记者董传辉陈兆月)12月1日,记者从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吞吐量突破2亿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前10个月,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吞吐量达到2.04亿吨,同比增长49%,增速名列全国沿海主要港口首位,成为我国第一大能源港。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0万标箱,同比增长24%。这标志着继年吞吐量首破亿吨后,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经过五年的快速发展,又跃升到新台阶。
据悉,位于渤海湾穹顶处、拥有20万吨级航道和33个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是近年来环渤海港口群中最具成长性的深水枢纽大港和中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董传辉供图
优良的通关环境是港口运营的坚实保障。基于此,沧州渤海新区建立起多个部门组成的“大通关体系”:海事、检验检疫、公安等部门不断完善联检制度,在保障船舶和港口安全的同时,实施一次性共同查验;工商、安监、银行、税务等单位加强负责对船代、货代等中介服务企业的管理,便利外汇结算,倡导诚信服务,引导公平有序竞争;沧州海关主动将窗口“前移”,做到服务“零距离”;黄骅边防检查站推出预约办证、网上报检等便民服务,使船舶在港停泊时间大幅缩短,企业运营成本降低40%。
尤为重要的是,沧州渤海新区充分发掘其沿海自宋金时期就是海上丝绸之路北起始点的历史底蕴,抢抓“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机遇,全力实施“港口国际化”战略。年7月,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口岸综合港区正式对外开放获国务院批复;今年6月30日,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至德国杜伊斯堡的第一列中欧国际集装箱班列成功首发;9月9日,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至东南亚首条国际直航航线正式开通;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至韩国仁川港的滚装班轮以及到柬埔寨、越南的国际直航航线开通在即。至此,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左手”联通欧洲,“右手”触及东南亚,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交汇点,由单一的煤炭输出港跻身综合性现代化国际大港行列。
港口兴,物流火。沧州渤海新区以全新理念布局港口、物流互动发展。以港口为龙头,瞄准打造“环渤海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初步形成了集煤炭、矿石、石化、建材、钢材、汽车及零部件、农副产品、粮油等“八大交易中心”为一体的物流产业发展格局,打通和组建了多条物流链。
着眼推动物流产业提速提质,沧州渤海新区出台了《关于扶持物流贸易发展的优惠政策》、《关于支持黄骅港集装箱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关于促进物流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多项优惠政策。截至目前,累计为31家物流企业补贴资金万元,对集装箱产业相关的9家企业补贴资金万元。港口优势与政策优势叠加,“吸聚效应”显著。年,沧州渤海新区物流业增加值达到亿元,增长10.7%;全区物流贸易企业达到家,物流贸易总税收达到18.2亿元,同比增长25%;区内注册车辆达到5万辆;全区亿元以上在建及新开工物流项目36个,总投资亿元。依托港口的引领、物流的畅通,沧州渤海新区加快推进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综合保税区、韩国产业园、中欧产业园等开放平台建设,其中,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综合保税区年内具备封关运营条件;韩国产业园内,落地以韩国世原汽车零部件、星宇汽车零部件为代表的韩资项目个,总投资5.38亿美元;中欧产业园已同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荷兰等国的企业和高校,在高端装备制造、通用航空、教育合作等领域签署了总投资超过亿元的合作协议,捷克架两座飞机制造、斯洛伐克矫正鞋电子商务、波兰垃圾加工合成蜡设备制造等一批优质项目进展顺利,催动沧州渤海新区向世界级开放型经济引领区迈进。
市级媒体
沧州日报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成为我国第一大能源港
吞吐量突破2亿吨,增速名列全国沿海主要港口首位
《沧州日报》年12月2日头版
本报讯(记者杨立峰)今年前10个月,沧州渤海黄骅港吞吐量达到2.04亿吨,同比增长49%,总量居全国港口第13位,增速名列全国沿海主要港口首位。其中,煤炭吞吐量达到1.61亿吨,成为我国第一大能源港。这标志着继年吞吐量首破亿吨后,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实现了新的历史性跨越。
据悉,位于渤海湾穹顶处、拥有20万吨级航道和33个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是近年来环渤海港口群中最具成长性的深水枢纽大港和中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
立足快速提升吞吐量,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各运营单位不遗余力激发活力、增强动力,沧州渤海港务有限公司、沧州黄骅港矿石港务公司采用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合理组织作业,全方位保证货主最大利益和货物安全,并深入冀中南、鲁北、豫北、山西、陕西、内蒙古等腹地宣传推介,吸引货源;神华黄骅港务有限公司创新泊位组织模式,优化作业流程,提高装船效率,前10个月煤炭吞吐量同比增长50%以上。同时,“东出西联”“北上南下”多角度开辟运输新航线。截至目前,已有中海、中远等20多家船公司在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开通集装箱航线13条,其中,外贸内支线2条,内贸干线6条,内贸支线5条。今年以来,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0万标箱,同比增长24%。
同时,沧州渤海新区充分发掘其沿海自宋金时期就是海上丝绸之路北起始点的历史底蕴,全力实施“港口国际化”战略。充分利用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口岸正式对外开放获国务院批复的机遇,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开通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至德国杜伊斯堡中欧国际集装箱班列和首条直航东南亚国际航线,打造“左手”联通欧洲,“右手”触及东南亚的开放格局,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交汇点,由单一的煤炭输出港跻身综合性现代化国际大港行列。
沧州晚报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吞吐量突破2亿吨
《沧州晚报》年12月2日头版
《沧州晚报》年12月2日09版
本报讯(记者韩强)今年前10个月,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吞吐量达到2.04亿吨,同比增长49%,增速名列全国沿海主要港口首位,成为我国第一大能源港,这是记者昨天从沧州渤海新区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这标志着继年吞吐量首破亿吨后,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经过五年的快速发展,又跃升到一个新台阶。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各运营单位增强动力,立足快速提升吞吐量。沧州渤海港务有限公司、沧州黄骅港矿石港务公司深入冀中南、鲁北、豫北、山西、陕西、内蒙古等腹地宣传推介,在邢台、石家庄、德州、衡水、银川、西安等地设立业务办事处,吸引大量货源递增来港;神华黄骅港务有限公司创新泊位组织模式,优化作业流程,提高装船效率,前10个月煤炭吞吐量同比增长50%以上。同时,“东出西联”、“北上南下”多角度开辟运输新航线。截至目前,已有中海、中远、中谷新良、上海合德、泉州安通、大连集发和洋浦港丰等20多家公司开通集装箱航线13条,其中,外贸内支线2条,内贸干线6条,内贸支线5条。
位于渤海湾穹顶处、拥有20万吨级航道和33个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近年来已成为环渤海港口群中最具成长性的深水枢纽大港和中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沧州渤海新区充分发掘其沿海自宋金时期就是海上丝绸之路北起始点的历史底蕴,抢抓“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机遇,全力打造“港口国际化”。年7月,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口岸综合港区正式对外开放获国务院批复;年6月30日,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至德国杜伊斯堡的第一列中欧国际集装箱班列成功首发;9月9日,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至东南亚首条国际直航航线正式开通;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至韩国仁川港的滚装班轮以及到柬埔寨、越南的国际直航航线开通在即。至此,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左手”联通欧洲,“右手”触及东南亚,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交汇点,由单一的煤炭输出港跻身综合性现代化国际大港行列。
沧州渤海新区以全新理念布局港口、物流互动发展。以港口为龙头,打造“环渤海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初步形成了集煤炭、矿石、石化、建材、钢材、汽车及零部件、农副产品、粮油等“八大交易中心”为一体的物流产业发展格局,打通和组建了多条物流链。同时,新区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推动物流产业提速提质。截至目前已累计为31家物流企业补贴资金万元,对集装箱产业相关的9家企业补贴资金万元。
依托港口的引领、物流的畅通,沧州渤海新区加快推进黄骅港综合保税区、韩国产业园、中欧产业园等开放平台建设。其中,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综合保税区年内具备封关运营条件;韩国产业园内,落地以韩国世原汽车零部件、星宇汽车零部件为代表的韩资项目个,总投资5.38亿美元;中欧产业园已同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荷兰等国的企业和高校,在高端装备制造、通用航空、教育合作等领域签署了总投资超过亿元的合作协议。
北京哪间白癜风医院好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