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蔡欣欣: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级本科生,现任《青年人大》社区新闻部主编,-年校三好学生,获得-年、-年社区工作和志愿服务类奖学金青人时光“青人到今年成立20周年,和我差不多大。”每每谈及青人,蔡欣欣总是神采飞扬。从干事到副部长,再到现在的主编,三年的时光,蔡欣欣从一个懵懂的新生,成为了青人的中坚力量。蔡欣欣一直对文字编辑工作感兴趣,高中就担任班上的宣传委员。大一的时候,蔡欣欣跟着师姐采访,她感觉青人的工作既有趣,又充满挑战。第一次专题组稿是关于大学生考证热,蔡欣欣在采访了一些同学和职业生涯规划的老师后,在报社从晚上七点一直写到凌晨两点。“笔涩的时候真想弃文而逃,咬咬牙写完之后,感觉还是很有成就感的。”稿件刊登后获得了很好的反响。大二时蔡欣欣成为副部长,除了写稿排版,她还要指导师弟师妹,加上课业加重,提高稿件质量、协调时间、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就成为重中之重。蔡欣欣觉得自己成长速度最快的时期是副部长到部长换届的大二下学期,那时大一干事还没有换届,工作量骤然增加。“‘上有老下有小’,只能靠自己,我十天要做两个版,所有任务自己管,还要带师弟师妹,课也很多,经常在报社熬夜到两三点,大家翻窗户出去。”回忆起那段日子,蔡欣欣很是兴奋。作为主编,蔡欣欣对工作的要求是严格的。在社庆期间,她采访了在青人成立之初工作的校友,那时的青人,年发行量可以过万。现在,尽管随着移动终端的发展,报纸发行量有所减少。“我们还是一遍一遍地检查,希望不要有错别字,能排得更美观一点。”身边的同学评价她“远看有些严肃,接触起来则让人觉得温暖、舒服”。蔡欣欣告诉记者,“开例会、催稿、排版的时候,如果有一些小错误,我会直接指出来,因为对待工作,我希望大家都能够非常认真,非常细心。”在蔡欣欣看来,新闻工作讲究的是时效性、周期性和准确性。在师弟师妹的眼中,蔡欣欣是个严格而温和的师姐。“我自己受到了师兄师姐很多照顾,就情不自禁地想把它传给下一代,这就是传承吧。”蔡欣欣说。这份传承,让蔡欣欣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感,“每当他们出现错别字、交稿不及时的情况,我会觉得有自己的责任在里面,没有带好他们,没有教好他们。”“在青人,就像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为一件事情奋斗,那种感觉挺感动的。”理性与诗意理性与诗意是蔡欣欣的“左右手”。生命中诗意的部分赋予她创作的灵感和文字的积淀,带她领略哲学的浩瀚;而掌握技术的理性使她成为一个“技术流”,帮助她将自己杂乱的灵感和创意组合起来成为一个作品。蔡欣欣高中时是理科生,选择哲学院时曾听到不少质疑声,刚入学时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在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研讨课上,老师默认同学都知道高中政治的哲学原理,请同学们进行阐释分析,而蔡欣欣所在的高中,理科生是不学习史地政这些课程的。她就到图书馆借书来读,加深自己对哲学原理的理解。蔡欣欣说,“哲学有机会让你想得更深,虽然你想了不一定能想清楚,但夜深人静的时候,还是会觉得有一些收获吧。”在同学的眼中,蔡欣欣是个“技术流”。蔡欣欣担任着班上宣传委员,负责运营着班级贵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北京那个医院白癜风最好
空谷足音蔡欣欣多元选择中发现自我
发布时间:2016-12-19 10:45:52 点击数: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