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银川晚报_晚报特点 > 晚报历史 > 贺兰山最虐的一日穿越线路贺兰山大环线

贺兰山最虐的一日穿越线路贺兰山大环线

发布时间:2023-4-14 14:19:48   点击数:
北京皮肤科诚信医院 https://m-mip.39.net/m/mipso_8582670.html

贺兰山最虐的一日穿越线路(贺兰山大环线)

摄影/文字阳光脚步

黄旗口巴峰转角大环线,全长近四十公里

累计爬升近三千米,用时十六个多小时

堪称贺兰山最虐的一日线路了

但因其穿越过程经历主峰山脊观景台、巴峰、转角等几个制高点

以及大片的原始森林、草甸、花海区域

因而,也是风光最美的一段风景线路

登高望远,天高云淡,云卷云舒

银川平原,腾格里沙漠,巴彦浩特

贺兰山主峰山脊风光尽收眼底

穿越其间,累并快乐着

对于这条大环线,宁夏户外界知道的驴友很多

但很多人想想都感觉发怵

大多人选择小口子上转角;南寺上巴峰

分段去攀登部分高点,感受贺兰山大美风光

俺也是在分段多次攀登的基础上连续三年完整的穿越

艰辛与喜悦并存

这样的穿越,是信心与毅力的考量

是体质与体能的检验,是经验与技巧的积累

是户外激情的释放

是贺兰山大美风光的视觉盛宴

这样的穿越一年一次足矣

穿越大环线需要很高的体能,要不间断的每周爬山锻炼一个多月时间上,要四五点起身到达穿越起步点,走过六公里的公路段当看到黄旗口南北沟分叉界山时,才算真正穿越开始此时,太阳才刚刚升起,初阳下,贺兰山如沉甸甸的金

沿着黄旗口北沟,一路向主峰山脊方向前行虽说在沟中行走,但海拔要从一千四百多米上升到两千五百米对每个人都是很大的考验好在山谷宽阔、凉爽,两侧山峰变化多端一路赏心悦目,不觉间就看到了原始森林

自上而下,阳光逐渐将贺兰山点亮那些隐匿在暗影中的山石草木尽显风姿

贺兰山映衬下的天空,湛蓝洁净看一眼,似乎就能将心空染蓝

黄旗口北沟,也是贺兰山经典路线:南寺到银川穿越的必经之地无论是自东向西,银川向南寺穿越还是自西向东,南寺向银川穿越线路相同,但拔高、用时、对体能要求以及眼中所看到的风光感觉是各不相同的

两个多小时后到达牧人遗址山顶的一尊石像俗称老虎石过此标识后沟中分叉渐多不熟悉的人往往容易走错路口虽然最终可能都能爬上主峰山脊但往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与自己预想的目标差距会很大对于不熟悉贺兰山的人来说,还往往造成迷路

随着海拔升高,两侧逐渐显现大片的原始森林

前方的大石壁,标志着即将进入森林地段受视线影响,岔口更多,道路更复杂需要提前观察好方向,一直按照既定目标前行

为了让更多的人在穿越途中不迷路,找对前进的方向和目标专门制作了阳光户外路标,本次在黄旗口北沟中布了很多只要注意观察,即使是从未穿越过的驴友,沿着路标方向都能顺利到达只是在此要提醒驴友:除了照片什么都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留下

即将登顶主峰山脊,回首间,信心满满

本次只有琴心一人随同穿越琴心除了日常登山外,还常年坚持马拉松跑步跑过百公里马拉松,成绩不错用她的话说,这次是检验一下自己大强度登山体能如何最终安全顺利完成穿越不过据后来讲:太虐了,以后再也不穿越了

主峰山脊的观景台,是观赏整个贺兰山和银川平原的最佳位置天气晴好的情况下,站在顶端,银川市、贺兰山脉、巴峰、转角、腾格里沙漠……尽收眼底

到达观景平台时间不到十二点西侧的左旗及腾格里沙漠方向是顺光方向天空湛蓝,白云游荡,满目清澈可看到远处淡黄色的漠漠黄沙

向北方向的主峰山脊很多地方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凤凰头”一半光兀,一半丰茂,阴阳两重天这是贺兰山的典型特征:阴面森林茂密,阳面荒芜苍白当然,仔细看,其实阳面也有很多植物只是为了适应环境,生长的低矮,为了减少水分蒸发,颜色偏灰白那是大自然为了生存保护自己的方式和手段

本次穿越时间是七月下旬山梁上的一丛贺兰山紫蘑菇让人惊奇它们一般在九月上旬才会现身这么早就冒头站在贺兰山主峰山脊是欣赏贺兰山风光呢还是等待有缘人收留呢

贺兰山紫蘑菇,欲与巴峰试比高它们都是贺兰山的珍宝和骄傲

银川平原方向,隐匿在一片雾霭中只有高天的那片蔚蓝,以及白云朵朵昭示着曾经的澄清和洁净

东南贺兰山主峰山脉延伸方向可以看到尖顶的转角楼甚至导航架那是人类为自己树立的标识也是对高山所做出的指示和评价在贺兰山的群峰中,它是值得骄傲的

沿着主峰山脊向南,巴彦笋布尔峰傲然耸立那圆润的山峰毫不张扬,不拒绝任何人的到来山顶的巨型敖包,承载了蒙古民族多少的祈愿

观景台向北,是贺兰山主峰山脉延伸方向贺兰山主峰敖包疙瘩就隐匿在那片山峰后面人往往都是以自己为中心的这样看过去,似乎只有自己站立的位置才是山的主峰和中心

喜欢透过眼前的巨石去看巴峰强烈的对比和延伸感更衬托出贺兰山的巍峨和俊美

贺兰山的西面偏南,是内蒙地界远处漠漠黄沙就是腾格里沙漠高高耸立的贺兰山,就是飞沙迈不过去的坎也是银川平原的天然屏障所以说,贺兰山是为宁夏人们遮风挡雨挡沙的父亲山

从银川方向看贺兰山,大多都是灰白色的岩石但是,站在主峰山脊上向银川方向看过去却又是另一番景象即使是完全的山岩上,也密密麻麻的长满了松柏带着淡淡墨色的绿覆盖整个山谷,仿佛贺兰山从来就不曾荒芜过

自观景台沿着山脊向巴峰方向下行,不远处就是贺兰云天那是南寺景区的一个观景点,也是通往巴峰得必经之路山梁上有景区建设的小木屋,也不知是保护环境还是破坏环境

在贺兰云天的山坡上长着密密麻麻的一片拳蓼拳蓼,又名拳参,多年生草本,一般分布于两三千米的草甸耐寒又耐旱,适合于在干旱寒冷的贺兰山生长根茎可入药,具有清热镇惊,理湿消肿作用拳蓼开花呈小棒状,形如日常吃的桑葚有多种颜色:白色,粉色,黄色及多种颜色汇聚一身的杂色也许是贺兰山日照强烈的缘故吧贺兰云天以及巴峰上的拳蓼主要以白色为主

远远看它们是很不起眼的,稍远些甚至看不到但是,当你匍匐下身来,以它们的视角看出去它们就是世界的中心和主题,是此刻此地贺兰山的主人没有再比它们丰富美丽和高大的任何事物了风吹不倒,雨雪无畏,恣意灿烂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chuanwanbao.com/wbls/1425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