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张弘德编辑白兴禹)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学校的全体师生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一定要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来自战“疫”一线的工作者,有两鬓斑白的老教授,有带病抗疫的教师,有刚刚失去亲人的工作人员……他们用坚强的精神、真挚情感谱写着一段段质朴感人、饱含力量的抗疫故事。饱含力量的抗疫故事,今天官微特推出第三期。
信息工程学院
孔令辉
在学校疫情防控最需要的时刻,信息工程学院学工办主任、团总支书记孔令辉毅然决然投入战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奉献和担当。先后担任B3、B5宿舍楼楼长的孔令辉老师,带领团结教职工坚守阵地,同心抗疫,保障了余名学生衣食起居。学生之事无小事,只是非常时期愈加明显,他深谙这句话的含义。也正因如此,学校封控期间的他身着防护服,奔走不歇,为B3宿舍楼的同学们搬运各种物资,并在这个特殊时期,悉心关怀着同一栋楼的所有工作人员。他全天24小时待命,上传下达接二连三的通知,及时传递和反馈信息——作为楼长,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他的工作常态。作为楼长,他的电话被公布后,他不厌其烦并耐心解答同学们的各种疑问,悉心安抚同学情绪,“其实我们也理解,如果不跟我们讲的话,同学们还能跟谁讲呢?”他如实说到。每天要穿十五六个小时防护服,他忍受着每天都不能洗澡的痛苦,衣服被汗水浸泡,曾一度在工作过程中晕倒,差点摔下楼梯。在其他老师的搀扶下稍作休息,休息期间依旧电话和消息不断,躺着处理协调B3整栋楼的各项事宜。“没有问题,疫情当前,只要组织需要,我随时都可以出发。”这是孔令辉斩钉截铁地回答。他和爱人异地工作,6岁的孩子只能拜托亲戚帮忙照看。孔老师以自己的真知笃行化作无言的力量,激励和感召着更多一线抗疫工作者,化作朵朵浪花,汇入抗疫洪流。静待疫情散去,校园欢声笑语定能依旧。
传媒学院
彭进钰
彭进钰,传媒学院辅导员老师,主要负责宿舍楼B14的学生管理工作以来。她不计个人得失,默默地做着琐碎繁杂的服务工作,不仅负责楼层日常三餐的分发、核酸检测扫码等工作,同时承担着全楼的数据统计、问题收集反馈等工作。她在保障好B14整楼栋学生工作的前提下,积极与自己带班的名传媒大一新生保持及时联系,讲政策、提要求、送温暖,彰显了一名辅导员老师的责任和担当。宿舍楼B14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工作人员因隔离骤减。彭老师主动承担起服务重点楼层的工作,并承担了全楼名学生转运的工作。彭老师连续奋战33个小时,最终圆满地完成了学生的转运工作,这种担当和魄力值得我们敬佩。
艺术学院
王松刚
“刚哥,二楼没有试管了,需要支援”,“楼长,断电啦”“马桶漏水了,刚哥帮忙呼叫修理一下”……大家在群里纷纷呼叫求助的“刚哥”就是B11栋楼的楼长——艺术学院团总支书记王松刚。B11栋楼封控了余名在校学生,封控期间的生活物资配送、抗原检测核酸检测扫码、一日三餐配送、打热水、信息统计填报等所有工作都由王松刚带着其他7名女老师承担,他笑称自己带的是“七仙女”,性格豁达开朗、吃苦耐劳的他当仁不让的成为了大家的“主心骨”。大多数学生是第一次因为疫情被隔离封控,女老师们又多是90后,他既要确保疫情防控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又要给大家加油鼓劲安抚情绪,问他是如何做到把一群彼此不熟悉的个体团结成了一个又默契又团结的小集体的,不善言辞的他憨憨的笑着说:“干工作的时候冲在前面,受的委屈咽到肚子里,大家看到眼里就能干到一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朴素的语言往往能讲出最真挚的道理,我们相信可爱的山东小伙王松刚带着B11栋楼的“七仙女”们很快会迎来学校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胜利的消息。
教师教育学院
周文静
周文静,教师教育学院辅导员,自学校因疫情紧急封控后,始终坚守抗疫一线。主要负责b1南宿舍三楼人一日三餐的分发、核酸检测扫码、物资分配等工作。同时,利用晚上给所带班级学生召开视频班会等,时常忙碌至凌晨。作为辅导员,她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