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卖房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手上有多少“不良资产”。
今天聊一个买房故事,是我们一个真实的学员案例,来自西北宁夏省会银川、手握7套房的兰姐,去年还在梦想着:
“手上的七套房子还完贷,就能实现财务自由,美美退休了。”
但今年,当她想要卖掉银川的房产,去上海买套房的时候,终于体会到真正的痛苦——
小城市的房子,太难卖了!
01
兰姐几乎是咬着牙,卖掉了手中的5套房。怎么说呢,各有各的难卖!
第一套是当初花掉了多万首付,还砸上多万进行了一通豪装的写字楼,是被中介嫌弃得最惨的。很多中介直接就拒绝帮她卖。
真的太难找到“接盘侠”了。
更可怕的是,开发商手里的货都还没卖完,而且已经比她买的时候降了0元/平。
尽管有豪装的优势,依然很难出手。
最后,她差不多赔了万才甩掉这个“赔钱货”。
写字楼难卖也就罢了,更让她崩溃的是,住宅也没好到哪里去……
她在银川市中心有4套住宅,每套都是多平,当初是给儿女们留的,楼龄很新,户型也很好,怎么看都不缺买家。
但是!!
就像在很多其的中小城市一样,银川的二手房市场也是非常不活跃的。
大多数买家都有“新房癌”,对二手房看都懒得看。
几乎所有的购买力都涌向了新房,房价也水涨船高,很多人以为自己的房子也涨了。兰姐也是如此。
直到卖房的时候,她才发现,根本没几个人来看房,还被疯狂压价,只能一降再降。
为了揽客卖房,她甚至还拉了一个将近人的中介群,隔三差五在里面发红包推房子,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卖掉。
这场漫长的卖房马拉松,终于让她彻底醒悟:
房子,不是以量取胜的!
5套房在老家,涨也涨不动,卖也卖不掉,只会把自己套牢。
02
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
房子,正在成为个人资产的最大灰犀牛。
错误的买房观念,正在无情吞噬掉你的收入。
过去买房赚钱太容易了,很多人都没意识到,那是时代赐予的红利。
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觉得,房子是资产不是负债。
然而,绝大多数人,买房都是要加杠杆的。
一套万的房子,首付3成,贷款万,30年下来要还给银行多万利息,相当于半辈子都是在给银行打工。
你想过没有,如果这是一套不涨的房子,岂不就是一场财务灾难吗?
过去房价一直上涨,房子越多,意味着资产越多。
如今大多数房子一直不涨,甚至下跌,那么房子越多,负债也会越多……
所以我觉得,每个家庭都应该做一次资产配置分析,考虑资产优化的事项,并把它列在重要的日程表上。
过程可能会有些不愉快,结果可能会让人惊讶,但绝对很有必要。
否则,那些不涨的房子,会变成一只可怕的吞金兽,一步步吃掉你手头的资金。
著名兼职地产评论员、“玻璃大王”曹德旺,早早说出了大实话:
你以为房子(都)能保值,别傻了!
03
真正能升值的,只有大城市核心地段的房子,尤其是优质的住宅。
比如,曹德旺一定知道他的福建老乡们,个顶个的爱买房,而且特别喜欢买厦门岛内的房子。
厦门岛内的房子,几乎就是一直在涨。
在这群富商努力“买买买”之下,厦门岛内房价,早已飙升到六七万一平,比肩一线城市。
房价,本质上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
你数一数,厦门岛内挂牌的大户型次新房,加起来才多套,哪里够这些富豪买呢?
看似被二手房抛售潮席卷的帝都,核心区次新房也依旧是稀缺品。
最核心的东西城,次新房加起来只有多套,根本不够有钱人挑的。
这几天,兰姐已经拿到了她在上海房子的房产证。
这是一套徐汇区的房子,妥妥的上海市中心城区,让她心里觉得很踏实。
我接触过的学员很多,能够做到像兰姐这样的,其实非常少。
有个词叫“壮士断臂”,兰姐就是,靠巨大的决心才及时甩掉手上的“不良资产”,成功买入优质资产。以后的楼市波动,对她来说都没有太大波澜。
好房子在手,稳坐钓鱼船。
虽然中途付出了代价,但算是顺利完成了资产升级。
而且,楼市低迷期置换还有一个优点,虽然你卖房的时候,价格是吃亏的,但你卖房的时候“赚”到了呀!
大城市核心资产,价格也在回调,总价算起来,还是“划算”的。
兰姐的“买房退休梦”,让我想起一位女作家——林海音,除了写过入选语文课本的《城南旧事》,还干了一件特别成功的事:
买房。
据说,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也把她视为榜样。
林海音边工作变买房,总共买了20多套房子,退休之后环球旅行。每当钱花光了,就卖掉一套房子,好不潇洒。
我猜,她买的应该都是大城市的房子。
不然,在出国旅游之前,她得先当好一阵子房产中介才行。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