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点击陌生查分链接隐私遭泄露
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小李,在查分那天收到了一条带有高考查分网址的短信。当小李点击进去后,依照要求输入了姓名、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等信息后,结果却显示查分错误。事后小李没多想,就干自己的事情去了,随后就有骚扰电话和骚扰短信开始联系他。自此以后,他每天几乎都要接到十几个骚扰电话,收到几十条骚扰短信,小李不堪其扰。警方提醒:诈骗分子可能通过发布虚假网站来收集考生的个人信息,在考生输入身份证号、姓名、手机号、银行账号等信息后,诈骗分子会将这些信息记录并贩卖,或者根据这些信息进行下一步精准的电信诈骗。因此考生在查询信息时一定要走官方渠道,不要轻易相信“野鸡”网站。案例二声称有渠道给钱就能上大学
今年7月,陈某的父亲接到某大学“招考老师”的电话,称虽然陈某离分数线差60分,但通过内部指标缴纳15万元即可入学。陈某的父亲信以为真,便缴纳了3万元定金,钱是打过去了,可是却迟迟未收到录取通知书,随后陈某的父亲想到给学校打电话验证,这时才发现自己被骗了。警方提醒:不法分子会自称是高校或招生部门某领导的熟人、亲戚,声称能通过关系弄到“内部指标”帮助分数不够的考生入学,以此为由收取巨额介绍费或录取费。家长一旦付了钱,他们就逃之夭夭。考生和家长应当注意,任何的“关系户”都是不可靠的,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招生指标”,一律不能相信。案例三 伪造录取通知书只为谋财
今年7月底,快递小哥小张收到了14份装有××应用科技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快递包裹,且送达每份通知书还会向签收人代收6元资料费。看到这些快递包裹,心生疑惑的小张急忙报警。经警方鉴定,这些录取通知书均为伪造,事后民警通过调查走访,成功抓捕了犯罪嫌疑人,据犯罪嫌疑人交待,他通过到付的方式诈骗钱财,如若考生上钩,向不法分子指定的账号转账学杂费,犯罪嫌疑人还能再捞上一笔。警方提醒:一些不法分子会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相关费用打入其指定的银行账号,进而骗取钱财。对此广大考生们在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应与网上的录取信息仔细核对,检查上面的公章等。也可以直接拨打录取学校电话进行验证核实。另外,在收到从未填报志愿的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时,更要高度警惕。(根据银川晚报信息综合整理)更多精彩
1
宁夏水投集团第一届供排水泵站运行工技能大赛开幕
2
宁夏银川多举措壮大村集体经济
3
宁夏将新建4处公路收费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