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
还有个细节,记者印象深刻
倔强的个性在后来的采访中得到不断证实,“不信在大西北种不出万亩果园”,她做到了;“不信宁夏培育不出自己的苹果品种”,她也做到了;“不服老”,退休后,连获数个自治区科技进步奖,还对灵武长枣进行开发研究
喻菊芳对果树的痴心用一个时间足以验证——60年60年来,她似乎一刻都未离开过果树试验田她不仅研究了引自异国他乡的222个苹果品种、300多个桃李杏梨品种,还用人工杂交的方法培育出了宁秋、宁冠等7个宁夏本土苹果品种
1954年,毕业于浙江台州农校
●她研究过600多个果树品种,提出推广应用的有几十种,如今这些水果遍及宁夏山川;研究苹果杂种实生苗1592个单系(株),育成宁夏自己的苹果新品种7个,填补了宁夏没有自己苹果的空白
1954年9月银川晚报,来到宁夏,分配至永宁王太堡农业试验场工作,从事园艺生产和科研工作
●个人拥有13项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的科技成果,著述8部(主编或参与),撰写论文102篇
81岁笔耕不辍
今年,她已81岁,却还是觉得自己“不过50岁”,每天笔耕不辍,打算再出一本果树专著
这些水果确与喻菊芳关系密切现任灵武园艺试验场场长王占全这样评价她:“从1954年来宁,她和同事们多年潜心宁夏果树科研工作,结束了宁夏无苹果的历史,开辟了宁夏经果林种植的新篇章”
1964年,调往宁夏灵武园艺试验场,从事果树生产和科研工作
心系宁夏果业发展
本报记者 乔建萍 文/图
宁夏终于有了本土苹果
1984年,调往宁夏农科院园艺研究所,从事果树科研工作
上世纪90年代末,眼见苹果销售遭遇供大于求危机,已经退休的她银川晚报广告部在无助手、无研究经费的情况下,对灵武长枣进行考证、调查统计,足迹遍布灵武境内、周边17个村镇,调查古枣树近万株,终获成功如今,灵武长枣已成为当地果农增收致富的又一特色产业,人们感激地称她为“长枣奶奶”
1990年,退休
60年时光
1934年10月,出生于浙江黄岩
60年果树试验
第一次见到喻菊芳,是在2014年灵武园艺试验场的一次采访中当天场部会议室的长桌上摆放了不下50余种苹果,灵武长枣点缀其间喻菊芳在园艺场职工的簇拥下走进会议室,她一身朴素棉服,一头华发,满口吴语看到满桌苹果,喻菊芳笑意更深,“这是红富士、这是宁冠、这是元帅……”在外行眼里,除了外观和口感上有所差异的苹果,在喻菊芳那里却似她的孩子,各有各名,各有“个性”
20年研究
2013年,获“感动宁宁夏新闻网银川晚报夏·2013年度人物”之前的一次采访,我们需要参观灵武园艺试验场的果树种植资源圃,那里种植着宁夏近60年的果树标本时年80岁的喻菊芳同行,果园里的土路坑洼不平,有人担心喻菊芳的腿脚不便,意欲搀扶,但喻菊芳婉拒,“我不喜欢被人扶”虽腿部有疾,却走得稳健踏实
1992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主持“宁夏灵武长枣品种特性及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研究,课题成果获2006年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系统研究了灵武长枣历史、文化、品性特征、育苗技术、栽培技术,主持制定了灵武长枣的3个地方标准,让灵武长枣有章可循
个人小传
白癜风的治愈济南知名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