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银川晚报_晚报特点 > 晚报广告 > 小学入学年龄截止日不再限于8月31日,你

小学入学年龄截止日不再限于8月31日,你

发布时间:2017-12-12 2:40:44   点击数:
点击上方“中国教育新闻网”订阅我们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根据《通知》:“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统筹确定。”

  

  小学入学年龄截止日期到底如何计算?教育小新带大家看“正解”。

  教育部:不会统一规定小学具体入学年龄截止日期

  

  针对小学入学年龄截止日一事,教育部2月26日回应称,《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又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由于各省适龄儿童数量情况和教育资源的实际承载能力不同,一直以来,具体入学年龄截止日期由各省具体规定。因此,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是依法重申现行制度和做法,教育部不会统一规定具体入学年龄截止日期。(据人民日报客户端)

对于入学年龄新规,他们有话说 

专家声音:从实际出发符合孩子成长规律   

  “建议根据实际将决定权下放到县、市”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飞认为,《通知》的出台,是   

  “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经济发展还有差别,这也给孩子的身心发育带来差异。例如孩子们在营养状况、静坐时间、认知能力、智力发育、专注能力等方面还参差不齐。”

  

  殷飞举例,在农村、偏远地区,孩子们接触到的早期教育也相对滞后,男孩、女孩的发育程度也不一样,所以,由各地因地制宜地规定儿童入学时间,是尊重儿童发展差异的客观要求。

  

  殷飞认为,之所以将儿童入学年龄设定在六七岁左右,是因为此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系统学习和行为规范能力都达到一定水平。

  

  殷飞赞成根据孩子个体发展特点,保留入学的差异性。“建议以后在孩子入学时,可以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孩子的智力、自理等能力进行评估,让入学管理更有针对性。”殷飞建议,《通知》现在将孩子的入学年龄界定的权力下放到省级,但是否可以继续下放到县、市一级,请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儿童的发展实际,合理确定入学时间。

  

  “家长要理解孩子自身的成长规律”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表示,“由地方来决定孩子入学时间甚至将来可以考虑交由学校来决定入学时间,这种不‘一刀切’的做法,更符合教育规律。”他还补充道,要改变家长“抢跑”心理,关键还在于对家长的宣传和引导。家长要多一点理性,不要把早一天晚一天上学等同于是否“输在起跑线”上,要理解孩子的自身成长规律。

  

  “建议缓冲过渡期弹性入学”

  

  广东盈速教育研究院院长邱健仕表示:作为管理它肯定需要一种规范,这个是对所有人保证公平的,所以定一个日期是必要的,应该8月31号作为一个节点,然后往后定三个月或半年,作为缓冲过渡期,这段时间应该允许家长做选择,这样弹性必然会带来管理部门统计工作量会增加报名时需要互动。从目前社会交流的经济性和方便性来讲,这些完全不成问题。

老师看法:提前入学未必是好事   

  “孩子读书年龄,不能再提早了”

  

  广州天河某小学的肖老师认为8月31日这个时间点挺好,建议不要再调整了。“以前孩子都是7岁上学,相比而言,如今的孩子已经提早了整整一年了。我带过不少一年级,个人感受是:同一个班里,相差几个月大的孩子,在知识的接受程度和学习能力上都有一定差距。有些年龄小的孩子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跟不上,对个人自信心是个很大的打击。对这些孩子,老师不得不单独辅导、开小灶。另外,从生活自理能力来说,有的孩子太小上学,还会发生尿裤子等行为,老师们不但要上课,还要在生活上照料上投入精力,这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老师,都带来了很大压力。”

  

  肖老师自己的孩子出生在10月,就是近7岁才上学的。肖老师认为这个年纪读一年级是非常合适的,孩子的接受能力比很多同学要强,学习上也从来不用操心,孩子自己也很自信。肖老师认为应该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如果真要调整到12月31日,弊大于利,孩子读书年龄,不能再提早了。

  

  “不支持调整到12月31日”

  

  某小学一年级级组的众老师们对此态度一致:不支持变动,更不支持调整到12月31日。

  

  老师们认为,将入读时间再往前推,孩子的生理、心理条件都未准备好,“一年级的系统化学习,对于不满6周岁的孩子来说是比较难完成,无论是从握笔、专注力、模仿力、理解力等方面考虑,“实在不适合再提前入读年龄”。

  

  “大多数男生提前上学不合适”

  

  南京一所小学的校长教了20多年书,看过不少小年龄的孩子。他认为“七八月份生的男孩子,刚进校都会弱一点,学习能力还好,但生活能力就有点跟不上,遇到小挫折,他们也更容易感到压力。”这位校长表示,不仅不建议男生的入学年龄提前,甚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推后。她认为孩子各方面更成熟后,入学适应快,更加自信,会有更好的发展。

  

  “的确有少量特别聪明的孩子,如果自理能力足够,经过科学评估,是可以考虑提前入学的。”一位小学老师表示,大部分孩子年满6周岁入学是合理的,经过了多年的检验。但他也表示,不应“一刀切”,新政策下可以更灵活。建议给申请提前入学的孩子制订评估标准,达标可以入学。但也不宜放宽太多,最多到年底。

  

  “孩子提前入学未必是好事”

  

  一位小学老师认为,孩子提前入学未必是好事,可能对孩子发育不利。小凯(化名)现在已经是中学生了,当年他是提前了半年上小学。因为小凯在幼儿园时显得很聪明,识字和数学都很好,爸爸还是博士,全家就想办法让他提前上小学。结果小凯很不适应小学生活,上了没几天就回家了,第二年才正式入学。

  

  小多(化名)今年六年级,成绩好,能力强。他出生在9月1日,是班里最大的孩子。小多一直个子高,能力也强,只是晚出生一天就要迟一年上学,亲朋好友都劝小多爸爸想办法让儿子提前上学。当医生的小多爸爸坚决不同意提前上学。现在大家都认为小多爸爸当年的选择很明智。

家长声音:众口难调,看法不一 

  一直以来,对于孩子上学的问题,家长们都操碎了心。这次教育部出台新规,一石激起千层浪,尽管各省目前没有明确说法和新政策,家长们对此已是极高的   

  “不要8月底剖腹产了”

  

  有家长认为,这解决了“输在起跑线上”的问题。为了抢在9月1日前入学,选择8月底剖腹产的中国妈妈不在少数,有网友还调侃称,原本8月31日的入学截止日期“不知催生了多少处女座(出生于8月23日到9月22日)”;更有网友认为,应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放宽入学年龄,不再硬性规定截止时限。

  

  “迟一年上学,是最幸福的一年”

  

  广州蔡女士的女儿涵涵因出生在年10月,比同年出生的几个小伙伴晚了一年上学,在多读了一年幼儿园之后,近7岁时才读一年级。

  

  对于一年级就读截止年龄可能有变动的话题,她认为,无论将截止时间定在9月1日前或者是12月31日前,“都会有家长纠结,不满”。但从内心来讲,孩子真正上了小学后,她感觉,功课、考试等压力接踵而来,“就现在的小学生现状而言,8月31日后出后的小朋友迟一年上学,其实是名正言顺、最幸福的一年。

  

  “12月31日,比较合乎情理”

  

  广州的林女士说女儿是10月初出生的,当年为了孩子是否提早一年读书,好一番纠结。她最终还是放弃了,选择让孩子多上一年幼儿园。

  

  如今,对于教育部新出来的通知,她的意见是,支持放宽截止年龄,“12月31日,比较合乎情理,让同年出生的孩子,可以同年上学。”

  

  “建议给1至2个月的宽限”

  

  张翔的女儿出生于年9月22日,“如果以8月31日为节点,这20多天就耽误了我小孩一年。”张翔建议,最好结合实际情况,学校学位相对充裕的话,就给1个月或者2个月的期限,略晚于8月31日这个时间点的孩子,其父母在入学前一年向教育部门提出申请,教育部门根据已提交申请的孩子出生日期,按照离时间远近进行排序录取,这样相对公平一些。

  

  “众口难调,定哪个时间都有人不满”

  

  但也有不少网友持不同观点,认为无论对入学年龄做怎样的限制,问题都一样存在:孩子的身心成长千差万别,注定众口难调。

  

  吴女士的孩子才1岁多,但她对入学年龄的问题也在密切   

  “维持原状可能性大”

  

  准妈妈刘女士对此也十分   

  北京:

  

  就北京而言,各区教委此前都曾明确规定“小学入学的适龄儿童,必须在入学当年8月31日前年满6周岁,不足龄的儿童不能提前入学”。今年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将于近期发布。

  

  上海:

  

  根据今年已经公布的年上海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政策,今年小学招生入学对象为:年9月1日至年8月31日期间出生,年满6周岁的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和符合条件的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所有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均须进行小学入学信息登记。

  

  广东:

  

  广东省教育厅表示,截止至目前,相关处室暂未收到教育部正式的红头文件,行政程序上还在走文当中,待收到正式文件后,再研究落实。在落实之前,暂没有大的改变。

  

  四川:

  

  省教育厅表示已在研究

  

  辽宁:

  

  目前,辽宁省、沈阳市小学生入学年龄执行的是9月1日之前年满6周岁的标准。2月24日,《辽沈晚报》记者咨询了辽宁省教育部门和沈阳市教育部门,得到的答复是:目前还没有要调整此日期的计划。

  

  黑龙江:

  

  据黑龙江省教育厅工作人员介绍,目前省教育部门已于2月22日接到了通知,但相关规定和日期还没有落地执行。待落地执行后,会即时发布黑龙江省的相关通知,请大家密切留意最新的官方消息。

  

  河北:

  

  河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河北省小学入学年龄截止日期暂不修改。

  

  “调整小学入学的截止出生年月,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尤其是我省大班额情况比较严重,学位的问题需要重点考虑,此外还要统筹过渡期的问题。”这位负责人表示,综合多重因素,我省短期内不会作出调整。

  

  河南郑州:

  

  依据《河南省义务教育实施办法》第四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和民族,都必须在新学年开始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方,入学年龄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去年8月,郑州市区小学入学政策新闻发布会上,郑州市内九区同时发布小学入学政策。郑州市要求各区结合各自实际,科学合理地制定小学入学政策,根据适龄儿童人数、学校分布,教育资源最大承载量等情况研究确定各小学的入学年龄。除了郑州航空港区是保证6周岁入学外,其他市内八区均保证六周岁四个月入学。

  

  也就是说,与往年相比,郑州市内八区入学年龄放宽了两个月。

  

  山东:

  

  省教育厅尚未收到正式文件。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张琳表示,现在全省城镇普通中小学消除“大班额”任务尚未完成,加上二孩政策放开,基础教育压力比较大。“各地已在努力通过改扩建学校、新建学校来增加学位,如果再放开小学入学年龄限制,恐怕短时间难以承受。”张琳认为,小学入学年龄限制的放开需要过程,应在各方面条件达到的情况下“水到渠成”。

  

  江苏:

  

  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收到教育部的这份通知,相关入学时间暂无变化。

  

  福建:

  

  目前福建各省市(含厦门市)小学入学截止年龄都是:截止到当年8月31日年满6周岁。厦门日报从省市教育主管部门获得的消息是,目前还没有调整这个截止日期的计划。

  

  海南:

  

  海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负责人回应称,待收到正式文件后会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来落实,根据海南的实际情况调查摸底,来决定入学时间是否调整。“不久之后,省教育厅及各市县教育局将出台文件对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进行说明,包括小学入学年龄,都会进行说明。”

  

  湖北武汉:

  

  武汉市教育局有关人士表示,秋季入学的具体政策,预计在4月末出台。不过,随着近年小学适龄入学儿童快速回升,再加上进城务工子女增多,预计大部分学校不会有空余学位。

  

  江岸区、武昌区、东西湖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等区教育局的负责人表示:辖区内入学矛盾比较突出,预计今年秋季不会调整入学年龄门槛,仍会卡在“8月31日”前。

  

  陕西:

  

  陕西省教育厅在官微中也发起了微讨论,家长们和教育专家怎么看?有家长留言询问陕西将如何改革,省教育厅官微回应:请后续留意。

  

  宁夏:

  

  据《银川晚报》记者了解,目前宁夏相关政策还没有出台,宁夏教育厅将根据教育部要求和宁夏的实际情况来落实。

 

通知说了啥?新规老规有何变化?

  2月22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做好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

  

  《通知》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

  

  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统筹确定。

  

  其实,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在《义务教育法》里早有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年施行,年修订)   

  凡是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7周岁入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根据《义务教育法》制定,年实施)   

  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以及因缓学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延长的在校年龄,由省级人民政府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盲、聋哑、弱智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在校年龄可适当放宽。

  

  这意味着,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早有规定。但具体到“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的说法,还是较为少见。那么,教育部的这个文件,会带来什么改变呢?

  

  对于教育部和各地方教育厅的做法,你支持吗?留言说说你的看法吧!

  

  (本文由中国教育新闻网彭诗韵综合整理,文章整理自:法制晚报、北京青年报、上观新闻、现代快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本期编辑:项佳楚中国教育新闻网查询更多教育专业资讯欢迎点击







































白癜风为何复发
治白癜风最有效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gjhfuwu.com/wbgg/644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