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概览
高层动态
文化部:年度戏曲专项扶持申报
第27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开幕
故宫博物院与中国儿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沿海疆域历史图录》出版
6月“中国好人榜”候选人点赞评议开始
区域公共文化要闻
江西:制定“阳光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青海:因地制宜建设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广东:大沥建成镇级版权服务站
宁夏:第十五届中国戏剧节将在银川开幕
湖北:利用端午节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河南省公共文化要闻
中国首个“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河南系列活动即将启幕
“点燃艺术梦想”流动美术馆启动仪式暨首展
河南规划建设18个大数据产业园区
常派豫剧《花木兰》走进校园
考古专家齐聚洛阳让您了解真实的“三国杀”
高层动态
1、文化部:年度戏曲专项扶持申报
年,文化部将在全国不同所有制艺术表演团体、教学机构、研究院(所)范围内,面向京剧、昆曲和地方戏,全面开展“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文化部将资助每位艺术家授课补贴费3万元(税前),资助2名学生每人排练费2万元。资助全国昆曲院团整理和录制出传统折子戏,每家昆曲院团限报20出,文化部将对每出折子戏录制给予3万元经费补贴。资助10个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各院团申报的项目经专家论证、遴选、公示后确定,文化部将给予每个项目10万元经费补贴。报送截止日期年6月30日。
2、第27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开幕
5月31日,第27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河北省廊坊市开幕。为期4天的展会活动,共有全国45个代表团家出版发行单位参加;25万种图书参展,其中新书达15万种,其中迎接党的十九大题材的图书近万种。本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河北省廊坊市设立主会场,在河北省唐山市设立分会场,两个专题展区分别设在西柏坡与白洋淀。本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以“办好书博会迎接十九大”为主线,以“承燕赵文脉启盛世书香”为主题。廊坊主场馆举办“精品图书展”“中华印刷之光展览”“河北馆冀版精品展”“绿色创意印刷展”等,“少儿图书展”在唐山分会场举办,在西柏坡纪念馆举办“西柏坡·优秀党建读物专题展”。
3、故宫博物院与中国儿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6月1日,故宫博物院与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与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尹晓东代表双方签署协议。据悉,双方战略合作的内容包括:通过艺术教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整合文化资源,发挥各自优势,数字化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共同研发文创产品,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借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机会,充分展示以故宫为重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中国沿海疆域历史图录》出版
由浙江海洋大学东海发展研究院、人文学院的王颖、方堃等主编的《中国沿海疆域历史图录》(简称《图录》)日前由黄山书社出版发行。该书是国家“十二五”规划重点出版物。《图录》系统搜集和整理了中国海疆历史舆图,并通过“图录”的形式呈现出来,共七册,分为“总图卷”“黄渤海卷”“东海卷”和“南海卷”,收录现存具有代表性的海疆地图余幅,并配以20万字的注解,详细论述和介绍了中国海疆的历史发展进程,还原海疆域,赤诚鉴古今,意义深远。
5、6月“中国好人榜”候选人点赞评议开始
由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承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年6月网络点赞评议正式开始,位身边好人候选“中国好人榜”。本次入围的候选人来自各行各业。他们虽然职业不同,身份不同,他们的故事却都激励着他人、温暖着社会。这些不断涌现的身边好人在家里传递好家风,在学校传递好校风,在社会传递好民风,用善举义行,为广大青少年树立了人生好榜样。广大网友可通过下载“文明中国”手机App,为这些身边好人点赞,也可登录中国文明网进行留言评议。
区域公共文化要闻
江西:制定“阳光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为落实《文化部、中央文明办关于开展年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5月31日,江西印发工作方案,部署开展年“阳光工程”——江西省农村文化志愿服务行动计划工作。“阳光工程——中西部农村文化志愿服务行动计划”是文化部、中央文明办年以来,面向中西部2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集中开展的文化志愿服务项目,旨在从这些地区的农村招募一批有文艺专长、热心社会公益、乐于组织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群众文艺骨干和文化能人作为文化志愿者,开展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村文化建设水平。
青海:因地制宜建设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近日,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在西宁组织召开的青海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会议透露,年青海省共计划完成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其中,新建个,改造提升个,功能资源整合个。据悉,本次纳入建设范围的共有30个县,呈现出点多面广、建设分散、地域差别大等特点。年青海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与青海省委宣传部“贫困地区民族自治县村文化服务中心覆盖工程”相结合共同实施。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副厅长董杰人表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将以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根本,以强化资源整合、创新管理机制、提升服务效能为重点,因地制宜推进建设工作。
广东:大沥建成镇级版权服务站
近日,广东省第一个实体运营的镇级版权基层服务站——佛山市大沥版权服务站在大沥文化中心揭幕。佛山市大沥版权服务站主要提供版权咨询、登记和交易服务。服务站的主要亮点在于“一物一证”,即展出的展品都具有版权、知识产权登记,观众通过观看展品就可以知道版权、知识产权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大沥版权服务站建成运营后,版权服务义工队常驻服务站内,为登记人提供专业指导,也会安排有针对性的上门服务,向企业与个人宣传版权、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并现场初步判断是否具备登记条件,辅助登记人做到率先登记,预先确权。
宁夏:第十五届中国戏剧节将在银川开幕
由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戏剧节将于6月18日至7月5日在银川举办。中国戏剧节是一项全国性戏剧展演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是我国展示戏剧创作成果的重要平台。本届戏剧节将以“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为主题,是宁夏主办的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参展剧目最多的一次国家级艺术盛会。届时将有全国21个省(市、区)的27个院团在银川、石嘴山、吴忠演出28场,涉及京剧、昆剧、越剧、沪剧、晋剧、秦腔等艺术表现形式。
湖北:利用端午节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端午节期间,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故乡湖北,举办民俗活动、文艺表演、端午诗会等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弘扬端午民俗,激发国家情怀。一是民俗活动悼忠魂。屈原故里秭归县举办端午文化节,组织屈原故里端午祭、激光水幕焰火晚会等活动。湖北省博物馆推出“粽情端午”节日活动,开展包粽子比赛、制艾叶香包、龙舟DIY等互动体验活动,缅怀弘扬屈原的忠贞报国情怀。二是文艺节目演赤诚。全省各地共举办近百场民俗文艺节目。秭归县打造民俗情景歌舞剧《大端午》在秭归、武汉演出,老河口市组织5台主题综艺节目赴乡镇巡演,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积极举办纪念端午文艺演出,演绎弘扬屈原的赤诚爱国热情。三是诗歌诵读颂家国。省内有关文化场所、大中小学校、民间诗社纷纷举办端午诗会。
河南省公共文化要闻
1、中国首个“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河南系列活动即将启幕
6月1日,河南省文化厅召开“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新闻发布会,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刘春晓、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裴景岭等与20多位省内外各大媒体记者进行了交流。会议介绍了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河南省非遗活动的整体情况、“豫见传统之美---河南省传统美术抢救保护工程成果展”的筹展情况、首届河南省传统技艺大赛暨优秀作品展”的筹备相关情况、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豫剧传统剧目展演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坠子长篇大书展演情况等。据悉,今年是我国首个“文化与自然遗产日”。今年“遗产日”河南省非遗活动主场活动设在省会郑州,由两大活动组成:一是河南省传统美术抢救保护工程成果展。二是首届河南省传统技艺大赛暨优秀作品展。
2、“点燃艺术梦想”流动美术馆启动仪式暨首展
6月6日,河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六楼展区即将开启——“流动美术馆”,使河南的孩子有机会通过参观展览、聆听讲座、亲手实践等方式,领略殿堂级艺术作品的魅力,使课本上那些小方框、模糊不清的艺术作品,真正绽放其艺术魅力,点燃心中蕴藏的艺术梦想。首展将有三套以经典绘画为主题的精彩展览,同时邀请到故宫博物院王忠旭博士作题为“乾隆收藏书画赏析”的专题讲座,听故宫专家讲述故宫的故事;现场还将同步展陈在国际上屡获大奖的艺术大书。
3、河南规划建设18个大数据产业园区
5月30日,从省发改委获悉,我省已敲定了首批18家大数据产业园,作为打造大数据产业发展的载体,加快推进河南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我省坚持产业集聚发展与园区功能完善同步推进,依托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郑州高新区大数据产业园区,依托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国际智能终端大数据产业园区,依托洛阳市洛龙区政府建设洛龙区洛阳大数据产业园区,依托洛阳市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管委会建设洛阳先进制造业产业集聚区大数据产业园区等,科学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加速汇集,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优势资源,推动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协同高效的园区发展格局。
4、常派豫剧《花木兰》走进校园
作为我省“戏曲进校园”活动的组成部分,6月1日晚,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体育馆内座无虚席,“纪念常香玉被国务院追授‘人民艺术家’称号十三周年——《花木兰》专场演出”在这里举行。今年是国务院授予豫剧大师常香玉“人民艺术家”称号十三周年。为了纪念常香玉大师,发扬她爱国爱民、戏比天大的高尚品德,同时,响应教育部“戏曲进校园”的号召,郑州市豫剧院和郑州工程技术学院联合为师生带来了这场视听盛宴。豫剧《花木兰》是常派豫剧的经典剧目。整场演出,演员们用精彩的声腔与表演,带师生们感受到花木兰这位巾帼英雄保家卫国的风采,领略到了豫剧的生动、豪放之美。
5、考古专家齐聚洛阳让您了解真实的“三国杀”
6月4日,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将联合《洛阳晚报》举办三国系列学术沙龙第三场活动,本期的主题是“三国杀”,将邀请多省考古专家共研三国文化。此次活动将介绍苏州虎丘村东吴墓、安徽当涂“天子坟”东吴墓、四川蜀汉考古发掘等重要发现,并结合我市伊滨区曹魏大墓,研讨三国时期魏、蜀、吴各自文化的异同,带您了解真实的“三国杀”。即将参与沙龙的专家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前所长刘庆柱、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宫希成、苏州市考古研究所所长张照根、苏州虎丘村东吴墓考古领队张铁军。
编辑
薛哲
来源
中国文化报及文化部、各省文化厅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