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银川晚报_晚报特点 > 晚报广告 > 深丨外地车企来宁夏画大饼,银川早在9年

深丨外地车企来宁夏画大饼,银川早在9年

发布时间:2017-9-12 18:26:04   点击数:

这两天,你的朋友圈被这篇文章刷屏了吗?

《中国经营报》调查记者晏耀斌在5月31日发布了《石嘴山亿引资失败青年汽车圈钱10亿跑路》(点击可查看),详细为大家揭秘了外地车企来打着要建设汽车制造厂的名义,来宁圈钱跑路。

猛将兄看完之后,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事实上,在年10月,猛将兄所敬佩的本地调查记者李凡,就披露过另一家成都车企新大地,在银川用几乎同样的方式圈钱跑路……

7年过去了,这样的画面依然上演,不由得让人联想到投机者们常说的一句话:钱多、人傻、速来!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宏图南街一十字路口处,一座巨幅广告牌上“中国汽车零部件银川产业基地”的字样,显示了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对打造汽车产业的雄心和信心。 银川晚报记者李凡摄于年10月

年9月17日,一辆披红挂彩、标有“宁夏NO.1”字样的“大地牌”红色载重卡车,从宁夏新大地汽车公司生产车间缓缓驶下总装线。

当时媒体颇为激动的称:这从此结束了宁夏没有整车生产企业的历史!

短短两年时间后,银川晚报原调查记者李凡就发现:这个承载着宁夏汽车产业希望与梦想的汽车制造公司,生产了4台样车后却偃旗息鼓悄无声息了。

事实上,成都的媒体调查后发现,当初用作下线典礼的4辆汽车,也根本不是当地生产的,而是从外地运来的。

也就是说,这根本就是一次心不在焉的汽车投资建厂,满足的仅仅是本地“没有整车生产”的饥渴味蕾。

▲当时号称宁夏第一辆制造的汽车的下线仪式绚丽夺目,红地毯上甚至放起了烟花……

据记者李凡调查显示:当初银川规划的宁夏新大地公司总占地面积是亩,已建成的厂房占地仅.2亩,投资也仅约万元,因为新大地的汽车生产资质一直没办下来,后期工程再未续建。

而成都商报的报道显示,年6月,宁夏新大地拿到了土地证,9月,所谓的第一辆宁夏产汽车下线,到同年12月份,为了获取银行授信抵押,宁夏新大地把土地证作抵押,办理了贷款。

贷款多少,最后结果几何?官员们闭口不谈,我们亦不得而知!

猛将兄发现,在企业信息查询系统中显示,成立于年10月7日的成都新大地汽车有限责任公司银川分公司早已注销,而成都新大地的董事长李子豪依然经常见诸于报端。

年,李子豪在汽车下线仪式上,这样对银川本地媒体上说:“我们为宁夏成立5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整个项目完成达产后,可以形成年生产卡车6万辆,微型车和乘用车3万辆的能力,预计年销售可达50亿元,力争把宁夏新大地公司打造成西部汽车工业的‘旗舰’。”

如今,这些话早已成为了笑话。引进这些企业的官员们,这些话也或许成为他们挥之不去的从政劣迹。

多说几句

在那个时候,这样的稿子还能发表在本地的媒体上,放在现在,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这其实也间接的说明了:并非是新媒体打垮了传统媒体,而是传统媒体迫于环境,只能缩小监督范围,变得谨小慎微,远离真正的媒体属性了。

如今的传统媒体,只能寄希望被哺乳,谁喝的奶水越多,甚至已成了骄傲的资本四处炫耀。

就像昨日热议的《深℃丨银川报刊亭作家彦妮的故事:曾经四十不惑,如今五十难知天命!》(点击可查看),一个银川的报刊亭不得不关门了,我们却连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心思也没有了。

报刊亭不是如几年前郑州那样的被行政关停,而是被读者和市场所抛弃,只能预示着传统媒体的凋零。

并非我离开了这个行业之后肆无忌惮落井下石,猛将兄其实在传统媒体时就和不少同事探讨过此事,心中悲愤却又无奈。

遇到《中国经营报》晏耀斌这样的稿子,本地媒体人只剩啧啧称赞:人家写的真好!

然后更多的媒体人是叹一口气,奋力的在对开大报上继续称赞碧水蓝天人水相依的美丽湖城了。

这就是现在传媒的现状了,不光是银川。

全国各地,哪里都一样!

求交往

全心全意为

宁夏网民服务

长按可







































鍖椾含鍝鍖婚櫌娌荤枟鐧界櫆椋庢渶鏉冨▉
濂界殑涓尰鐧界櫆椋庡尰闄?


转载请注明:http://www.gjhfuwu.com/wbgg/6159.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