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市总工会、市妇联及银川新闻传媒集团共同举办了银川市“传承发扬好家风争做最美银川人”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征集好家风家训故事。
在兴庆区前进街街道办事处工作的李颖刚听到单位让她写自己的家风家训故事时,还觉得自己这么一个普通的家庭,家风家训该从何说起呢?思索良久后她发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寻的动力,全来自母亲的言传身教,是母亲在她心里种下了一颗用心对待生活的种子。
从不放弃母亲坚持带孕上考场李颖的妈妈叫朱玉兰,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家有7个兄弟姐妹,自小学习成绩就好。年,李颖的外公病重卧床,外婆也饱受心脏病和其他病症的折磨。年仅19岁的朱玉兰不得不背负起家庭的重担。
尽管如此,朱玉兰却从未放下书本,在繁重的农活之余,她总是忙里偷闲,复习学过的知识。
一年多后,家乡的小学招收民办教师,朱玉兰以文化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考上该校,从此走上了教书育人的道路。
打那时起,她白天站在三尺讲台上,兢兢业业授课;晚上在昏黄的灯光下练习钢笔字、粉笔字以及绘画。周末,还要继续回到田间劳作。
朱玉兰25岁时,已结婚一年,并怀有一个宝宝,就是李颖。那时,吴忠民办教师转正考试就要开始了,眼看着临盆在即,她依然挺着大肚子上考场。“我妈怕考试的时候我突然出生,还准备了毯子带着。”李颖告诉记者,母亲现在想起来这事,还常常感叹,都不知道自己当时是怎么熬过来的。事后,母亲以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转正成为一名正式的老师。
坚强如她一人担起4个角色李颖出生后,朱玉兰仍不断充电学习,参加继续教育并以优异的成绩结业,取得了更高的学历,同时也没有遗漏对自己孩子的爱。
“我小时候的衣服都是我妈做的。”李颖回忆,春天母亲给她做娃娃领的小外套;夏天做小背心和蓬蓬裙;秋天拿起棒针织毛衣;冬日又一层一层地铺开棉花为女儿做小棉袄。
李颖还很小的时候,她的外公、外婆相继去世,朱玉兰14岁的妹妹中断了学业。当时29岁的朱玉兰又当姐又当妈,让妹妹重返校园,并用微薄的收入支持她上大学。
不仅如此,李颖5岁时,家里多了一个弟弟。由于父亲经常在外工作,母亲只能每天辗转在家和学校之间,工作时作为班主任,照顾一个班的学生,下班后又急匆匆回家给两个孩子做饭。李颖说,母亲平医院,有一次在家突然晕倒,幸亏学医院。
言传身教她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李颖说,母亲从不长篇大论地给我和弟弟讲道理,偶尔回忆起来也是就事论事,但她自立自强,善良勇敢的品质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和弟弟。李颖的弟弟如今考上了一个好大学,大二的时候就开始着手准备考研。课余时,泡在自习室专心复习备考研究生,假期时自己出门找工作做兼职。
李颖年毕业后离开家独自生活,“每次我和我妈聊工作,她就说‘年轻人该吃苦的时候就去吃,别叫苦叫累’。”李颖告诉记者,儿时母亲对姐弟俩要求特别严格,但如今他们已成人,在人生的道路上,母亲又给予了更多的自由和肯定。
经过几天的思考,李颖越发觉得,虽然没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孔融让梨”这样的千古美谈,但母亲就像一本温润心灵的书,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给自己的子女,怎样把困难变为成长,怎样把平凡的生活,经营得更有趣。
来源:银川晚报白癜风的治疗方法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