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UTARTIST
李方玉
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年深造于中国美院国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省美术馆专职画家,山东当代花鸟画院常务院长,山东省书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艺委委员,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理事。
主攻花鸟,尤擅藤竹,有“山东一枝竹”之誉。作品多幅被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全国人大、中央电视台,南京、浙江、海宁、山东、深圳、开封等博物馆,江苏、武汉、银川等美术馆,周恩来、白求恩、齐白石纪念馆等收藏。作品被国家选送法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韩国、泰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毛里求斯等10余国展出并被收藏。作品多次获国家、国际大奖。墨竹获“97东南亚国际现代名家水墨展”金奖,紫藤、雪竹分别获第三、四届“世界华人艺术香港大型艺术展”特别金奖及国际特别奖,作品鲇鱼在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10周年“当代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展”中荣获银奖。隶书作品曾获全国书法篆刻大展一等奖。被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授予“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荣誉称号。曾应邀在法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香港等进行艺术交流及展览活动。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杨柳青画社、山东美术出版社等出版画集、文集、技法书及理论研究专著20余冊。
年李方玉艺术馆在家乡濮阳市开馆,年被濮阳市政府授予“最美濮阳人”。
傲雪
李方玉画竹最为突出之处,乃是他并非囿于对真实景物的直接“模仿“,而是‘超以象外”,表现的是主观之竹、自我之竹,他用画笔勾勒自己的心灵图景。在李方玉笔下,竹表现得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神韵俱足。由此可见,李方玉对竹的观察十分细微与敏锐,没有长期的观察、研究、理解与提炼,画家笔下之竹不可能如此神完气足、生动鲜活。只有在生活中发现,才能在发现中再发现,才能产生灵感与创作冲动,才能把平凡之景物提炼、升华,并最终凝结为艺术形象与笔墨形式。在写生与观察中,李方玉奠定了自己的表现特点与笔墨方式。因此说,李方玉画竹完全不同于古人、当代人,他在朴素与平实中注入了当代审美精神,表达了当代人的心灵图景。从李方玉的作品中读到的是胸臆的直抒,读到的是活生生的造化启示与直面生活的激情与生动感。细看画家笔下之竹,笔与墨、点与线都饱含着现实的激情、文化的气息、笔墨的神韵,使他的作品独具个性化的特点。
清品
李方玉画竹十分注意笔法,而这笔法又来自书法,书法用笔直接影响到画竹时线的运用,譬如,竹节、根须、竹叶的不同姿态,不同情境,都在不同笔法、不同样态中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他显然格外注意对竹的“个性”与“细节”的精微观察与捕捉,独辟蹊径地去结构画面,独到地建立自己的视角,如专注于竹子根部的表现,粗壮的根须与根之间生长的新枝及片片新叶,都给人以新颖之感,并在平淡中见新意。在这里,水墨的外部样态与内部规律得到较好的结合,并进一步深化了作为心灵图景的竹文化意蕴。
纵观李方玉画竹作品,可以概括为“画神”超越“画形”。他一任主观抒写,而不拘于物象,“画神”成为他画竹的主要内容。在解读作品的过程中,能感觉到画家作画时的信笔直写以及逸气勃勃生襟胸的情怀。在对竹画的点、线、墨、色进行分析时,不难发现草书与篆书的笔势,为画面增添了浑然笔力,加强了节奏的韵律,尤其是打破传统画法格局,写竹之干有光影效果与明暗之分,平添了表现力,这不能不说是锐意创新的结果。●徐恩存(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主编,著名美术评论家)
齐鲁鉴赏欢迎您与我们互动:回复、留言即可。
联系—/
(←长按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