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银川晚报_晚报特点 > 晚报广告 > 马文辉教授浅谈ldquo三部六病r

马文辉教授浅谈ldquo三部六病r

发布时间:2022-7-8 18:34:17   点击数:
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心心相印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00702/8009607.html

医者,所凭者唯方药耳。汉·《神农本草》概药物四气五味之性,以上、中、下三品归类,初步奠定了中药学基础。唐·《本草拾遗》立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十剂,首将药物与临床辨证结合起来。元·《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就药物功用补升降沉浮说,限药物定位创归经报使观,使药与方,方与证统一起来,从而发展和完善了中药学。药归方,方对证,是中医药物学的特色,其优势在于整体辨证和药物配伍上。离开了中医理论,中医将亡,中药也会失去原有生命力。

三部六病学说在中药分类上,倡药不离方,配伍有法,方不离证,辨证规范。六病组方,针对阳证热实,阴证虚寒,把药物分为温、清、补、泻四种,结合三部各自特性,划归为十二类。现依部据证分述如下。

一、表部药证

1.表热药证

主证:发热恶寒。主药:葛根。功效:辛凉解肌退热。

类证:身热战寒,鼻煽喘急,头项强痛,咽喉红肿疼痛,发痒,口干微渴,或有汗,皮肤瘙痒风疹,脉浮数。

(1)疏风清热:菊花、金银花、连翘、薄菏、蔓荆子、苇根、防己、秦艽。

(2)清热解毒:大青叶、板蓝根、牛蒡子、地丁、公英、贯众、蚤休、穿心莲、鱼腥草、金果缆、马勃、山豆根。

(3)祛风止痒:蝉蜕、苦参、浮萍、白鲜皮、土茯苓。

2.表实药证

主证:无汗而喘。主药:麻黄。功效:辛温发汗,解表平喘。

类证:项背强几几,咳喘,机体沉重,鼻塞流涕,脉浮紧。

(1)发汗解表:紫苏叶、防风、荆芥、香薷、葱白。

(2)祛风通窍:辛夷、藁本、白芷、苍耳子。

(3)止咳平喘:前胡、杏仁、桑白皮、紫苏子、紫苑、款冬花、枇杷叶、百部、白前、竹茹、贝母。

3.表寒药证

主证:手足逆冷,肢节痹痛。主药:桂枝。功效:温阳通络止痛。

类证:四肢疼痛,腰膝酸痛,肢冷畏寒。

(1)温阳通络:细辛、羌活、独活、威灵仙。

(2)舒经活络:通草、木瓜、伸筋草、松节、蜈蚣、僵蚕、全蝎。

4.表虚药证

主证:自汗出,恶风,脉沉细或缓。主药:当归。功效:养血和营,通脉活血。

类证:肢乏无力,懒动,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无华。

(1)养血滋阴:熟地黄、白芍、阿胶、何首乌、龙眼肉、枸杞子。

(2)活血和营:赤芍、川芎、益母草、紫草、牛膝、姜黄、桃仁、红花。

二、里部药证

1.里热药证

主证:发热不恶寒,日晡所发潮热。主药:大黄。功效:泻火清热。

类证:谵语,手足溅溅汗出,口舌生疮,大便脓血,烧心嘈杂。

(1)泻热:槟榔、白头翁、马齿苋。

(2)泻火:黄连、秦皮、常山、龙胆草。

2.里实药证

主证:胃家实。主药:芒硝。功效:通腑泻实。

类证:不大便,大便硬,腹胀满,腹痛,心下结硬,苔黄厚,脉沉迟。

(1)泻食:番泻叶、芦荟、火麻仁、郁李仁。

(2)逐水:甘遂、大戟、芫花、巴豆、牵牛子、商陆。

(3)破血:水蛭、虻虫、廑虫、山棱、莪术、乳香、没药。

(4)导痰:瓜蒂、葶苈子、礞石、海浮石、天竺黄。

(5)排石:金钱草、海金沙、石韦。

(6)驱虫:使君子、苦楝子、雷丸、南瓜子。

3.里寒药证

主证:腹冷痛,泄利。主药:干姜。功效:温中祛寒。

类证:腹中冷,下利清谷,自利不渴,时腹自痛。

(1)温胃降逆:高良姜、吴茱萸、半夏、白芥子、草豆蔻、生姜、藿香、佩兰。

(2)暖肠止泻:小茴香、花椒、胡椒、灶心土、艾叶、丁香、益智仁、赤石脂。

4.里虚药证

主证:腹满便溏。主药:苍术。功效:燥湿健脾。

类证:恶心呕吐,食不下,纳呆,心下痞,下利。

(1)健脾化湿:白术、砂仁、薏仁、白蔻仁。

(2)行气除满:陈皮、厚朴、大腹皮、木香、香附、枳实、荔枝核、川楝子。

(3)化食消滞:鸡内金、六神曲、山楂、麦芽、莱菔子。

(4)益气和中:党参、山药、大枣、炙甘草、饴糖。

三、枢部药证

1.枢热药证

主证:发热或寒热往来,胸中热烦。主药:黄芩。功效:清热除烦。

类证:发热汗出,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口渴热烦,脉洪数。

(1)退热降温:石膏、知母、犀牛角、牛黄、竹叶、芦根。

(2)清热生津:生地黄、玄参、沙参、天花粉、石斛、玉竹、天冬、麦冬、百合、黄精。

(3)清热燥湿:黄芩、黄柏、黄连、栀子、龙胆草、苦参。

(4)凉血止血:小蓟、大蓟、地榆、槐花、侧柏叶、白茅根。

(5)平风息痉:牛黄、犀牛角、天麻、钩藤、地龙、珍珠母、琥珀、龙骨、牡蛎。

(6)清虚热: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青蒿、白薇、女贞子、墨旱莲。

(7)清热退黄:茵陈、金钱草、虎杖。

2.枢实药证

主证:胸满胁痛。主药:柴胡。功效:除满解郁。

类证: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胸胁苦满,心下支结。

(1)宽胸除满:郁金、瓜蒌、乌药、青皮、苏梗、桔梗、升麻。

(2)利尿通淋:车前子、茯苓、猪苓、泽泻、木通、滑石、萹蓄、瞿麦。

(3)软坚散结:夏枯草、海藻、昆布、王不留行、紫苏子。

3.枢寒药证

主证:背恶寒。主药:附子。功效:强心壮阳。

类证:身寒怕冷,小便清长,腰膝酸软,阴冷阳痿,脉弦细。

(1)强心壮阳:肉桂、仙茅、仙灵脾、鹿茸。

(2)温阳壮腰:山萸肉、杜仲、菟丝子、补骨脂、巴戟天、淫羊藿、川断续、狗脊、桑寄生。

4.枢虚药证

主证:心动悸,短气。主药:人参。功效:益气强心。

类证:心慌,心跳,体乏,头晕,脉沉细或结代。

(1)补气强心:党参、太子参、五味子、冬虫夏草、黄芪。

(2)养心安神:酸枣仁、灵芝、茯神、远志、龙眼肉、朱砂。

(3)补精固涩:紫河车、蛤蚧、胡桃仁、黄狗肾、桑螵蛸、覆盆子、益智仁。

马文辉,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三部六病”医学流派学科带头人。临床擅长治疗脾胃病、风湿免疫病、肿瘤病、老年病,对心身疾病尤为独到。

现任北京三部六病中医研究院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特聘专家,世界中医药联合委员会古代经典名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全科医生分会副会长,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中医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西省老年医学会社区卫生分会会长、山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三部六病研究室主任。

曾获第二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山医院“首届名医”、山西省优秀青年科学技术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之星”等荣誉。

担任山西省卫生厅高级职称评审专家中医组成员。承担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项,山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项,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项目2项。主编学术著作11部,参编著作3部,发表论文40余篇,研制开发了六类制剂品。

马文辉教授历史文章集锦(值得收藏)

“三部六病”远程会诊已开通,长按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chuanwanbao.com/wbgg/1335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